2011財年,英飛凌向資本市場返現總計3.08億歐元,其中1.09億歐元用于支付年度股息,1.73億歐元用于回購2014年到期可轉換債券,2,600萬歐元用于股票回購。通過債券和股票回購,英飛凌本財年稀釋股數減少2,900萬股,降幅約為2.5%。
2011財年,英飛凌股價上揚10%,優于DAX指數整體表現22個百分點。
英飛凌2011財年第四季度財務業績回顧
英飛凌2011財年第四季度營收為10.38億歐元,與第三季度的10.43億歐元大致持平。歐債危機導致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升高,從而影響了營收的進一步增長。
第四季度的總運營利潤為1.95億歐元,與上個季度的2.12億歐元相比下滑8%。本季度的總運營利潤率由上個季度的20.3%下降至18.8%。除營收未實現增長的因素之外,本季度折舊與攤銷以及運營支出分別從上個季度的9,400萬與2.23億歐元上升至9,800萬與2.29億歐元,導致了總運營利潤的下滑。此外,英飛凌面向已出售無線通信業務提供服務的合約日前到期,也導致銷貨成本和運營支出雙雙上漲。
盡管總運營利潤下降,本季度的持續運營業務收入由上個季度的1.75億歐元上升至2.47億歐元,這緣于稅務費用由上個季度的2,400萬歐元轉為了本季度7,500萬歐元的稅項利益。本季度的稅項利益主要來自于兩項非經常性收益。首先,由于持續盈利,英飛凌預計未來將可更頻繁地運用凈運營虧損結轉互抵,從而導致遞延稅項資產增加。其次,部分IFRS與稅務相關項目的調整,亦帶來了額外的積極效應。排除此類非經常性收益,預計稅率為10%至15%。
第四季度,英飛凌的關停業務虧損在扣除所得稅后為1.22億歐元,而上個季度則實現收益1,500萬歐元。關停業務虧損的主要原因在于,本季度計入了與奇夢達公司破產程序相關的額外準備金(1.44億歐元,稅后)。本季度關停業務的基本和稀釋每股虧損均為0.11歐元,而上個季度的基本和稀釋每股收益則均為0.01歐元。
本季度凈收入為1.25億歐元,低于上個季度的1.90億歐元;竞拖♂屆抗墒找娣謩e為0.12歐元與0.11歐元,而上個季度的基本和稀釋每股收益均為0.17歐元。
英飛凌將投資定義為購置不動產、工廠和設備、無形資產以及研發資產所支付的費用的總額。公司2011財年第四季度的投資額為2.73億歐元,低于上個季度的3.19億歐元。第三季度的投資計入了9,100萬歐元的現金流出,用于向德國奇夢達德累斯頓公司(Qimonda Dresden GmbH & Co. OHG)破產管理人購買潔凈室、生產設施與300毫米晶圓生產設備等不動產。
本季度的折舊與攤銷由第三季度的9,400萬歐元上升至9,800萬歐元,原因在于以往數個季度的投資金額較高。
2011財年第四季度,英飛凌的持續運營業務自由現金流[1]總計9,700萬歐元,遠高于上個季度的-800萬歐元,這主要得益于比上個季度更嚴格的運營資本管理和更低的投資。本季度的關停業務自由現金流由上個季度的-7,500萬歐元上升至1.02億歐元,主要原因在于,面向英特爾移動通信公司(IMC)出售無線通信業務存貨,拉高了本季度關停業務的自由現金流,而在上個季度,解決IMC裁員賠償問題帶來了負面影響。因此,公司本季度自由現金流達到了1.99億歐元。
強勁的自由現金流推升了公司的毛/凈現金頭寸,分別達到了26.92億歐元與23.87億歐元(截至2011年9月30日),分別高于上個季度的25.85億歐元與22.46億歐元(截至2011年6月30日)。
2011財年第四季度,英飛凌用于資本返還計劃的自由現金流部分達到7,600萬歐元。公司本季度以5,000萬歐元現金回購了面值1,870萬歐元的2014年到期可轉換債券,從而將完全稀釋股數在第三季度的基礎上減少了810萬股,約占完全稀釋流通股數的0.7%。此外,公司 還通過賣出期權履行股票回購計劃,以2,600萬歐元現金回購400萬股,相當于在第三季度基礎上將基本與完全稀釋流通股數減少約0.3%。因此,與上個季度相比,本季度在外流通的稀釋股數減幅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