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成都舉行的中國新能源國際峰會上,首次發布了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榜單和50位全球新能源商業領袖名單,中國企業及其商業領袖分別占據172席和22席。
中國企業上榜數量居首
本次“500強”上榜企業分別來自31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包括港澳臺)有晶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能生物發電集團有限公司等172家企業進入榜單,占34.4%,居首位;德國67家,占13.4%,位居第二;韓國55家,占11%,位居第三;美國40家,占8%,位居第四;西班牙和日本各23家,占4.6%,位居第五。
中國以絕對優勢成為上榜企業最多的國家。但是,從上榜企業規模來看,“500強”榜單中排名前十的企業,中國僅有晶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一家。這反映出中國新能源企業雖然發展較快,但在企業規模和行業影響力方面與發達國家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從數量優勢上升為質量優勢,是中國新能源企業新的戰略任務。
發達國家優勢明顯
從上榜企業規模來看,“500強”企業2010年度營業總收入為20720億元,其中,發達國家上榜企業營業總收入為14490億元,占總收入的近70%。
從入圍企業的排名上看,排名前十的企業依次為通用電氣能源(美國)、維斯塔斯風力技術公司(丹麥)、阿文戈亞有限公司(西班牙)、德爾塔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德國)、三洋電子有限公司(日本)、Enercon有限責任公司(德國)、西門子股份公司(德國)、晶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肖特太陽能股份公司(德國)、歌美颯風電有限公司(西班牙);僅有一家企業來自新興市場國家。
發達國家的優勢來自于其技術創新的領先地位,發達國家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
風能、太陽能企業是主體
從產業分布來看,“500強”上榜企業主要集中在風能和太陽能兩個產業,占9成以上,排名前十的企業均以風電和太陽能企業為主。
生物質能及地熱能的上榜企業則寥寥無幾,其中絕大部分還是綜合性企業,在主營太陽能、風能的同時,兼顧生物質能及地熱能。純粹的主營生物質能或者地熱能的企業僅有少量的幾家,全球最大的生物質能企業國能生物發電集團2010年營業收入也僅是20億元,排在第206位。
新興市場國家異軍突起
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各有250家企業入圍“500強”榜單,二者平分秋色。在光伏領域,從光伏組件及原材料生產量來看,新興市場國家與發達國家不相上下。2010年,中國光伏電池產量已超過全球總產量的50%,2010年全球十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商中中國占據半壁江山。而中國和韓國是世界上重要的多晶硅生產國。韓國2010年的多晶硅產量為1.8723萬噸,列中國、美國、德國之后居第四位。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6218.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