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理念早已展開,然而其實現的目標并不理想。三年前《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到2011年我國要形成5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但據工信部統計,截至今年7月,25個試點城市新能源汽車總保有量僅一萬余輛,私人購買的僅一千余輛。巨大的落差下,財政部等四部委日前再發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工作,包括研究免除對新能源汽車搖號、限行、車牌拍賣等限制措施,引發社會關切。新能源汽車為何"叫好不叫座"?何時才能開進"尋常百姓家"?
價格何時不再"高高在上"
10月下旬,比亞迪宣布推出首款面向個人的純電動汽車"E6先行者";這款標價36.89萬元的車,即便扣除國家和地方補貼12萬元,消費者個人還要支付近25萬元。
"新能源汽車目前確實價格偏高。"比亞迪銷售公司總經理助理李云飛坦承,"在E6這個價位上,消費者原本能買到一輛中高檔燃油車。"
購買奇瑞M1電動汽車的上海車主朱曉算了一筆賬:她的車總價15萬元,除了國家補貼的8.8萬元之外,購車花了6.2萬元,而同樣配置的奇瑞M1燃油車才賣3.88萬元。"更不合理的是,購買這輛電動汽車購置稅要1.3萬元,而且保險費也要根據補貼前的15萬元來算。"
據業界人士透露,電動汽車主要貴在電池系統和控制系統上。目前一套電動汽車電池組成本在5萬元左右。"不過,電池組成本每年至少可以降低4%,樂觀估計到2015年可以降低三分之一。"上海嘉定電動汽車國際示范區項目負責人丁曉華說。
上汽乘用車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朱軍認為,電池系統成本下降主要依靠技術進步,而控制系統降低成本主要依靠規模。未來隨著技術進步和規模提升,電動汽車的成本和價格會隨之降下來。但在此之前,優惠政策的支撐必不可少。
車主何時不必為充電發愁
如果不能方便地充電,電動汽車就成了"擺設"。 深圳算是國內推廣新能源汽車力度大的城市,目前深圳已建成62座充電站,此外,分布于各小區和單位的充電樁有近700個。但一些開電動汽車的出租車司機仍反映"充電有點難"。
"深圳充電樁多數在公交場站內,其他車輛不能進入充電,而且充電插口標準也不一樣,不能通用,很麻煩。"開E6電動出租車的張師傅說。
在深圳從事外貿工作的陳小姐說,雖然購E6可送充電樁,但很多老小區根本沒有停車場,有樁也沒地方放;如果用220伏電源,一次要充17個小時,時間太長,而且一般車主沒法在停車場拉充電電源。
丁曉華說,目前上海電動汽車示范區內設置了3個充電點,共有50個左右的充電樁,僅能供目前少量電動汽車示范。據了解,上海目前私人購買電動汽車的僅有10人。
"目前電動汽車仍處于推廣初期,購買的主要是高收入群體,這些客戶一般都有固定停車位,充電暫時不會成為問題。"李云飛說,"不過,以后要大規模推廣,充電是最大的瓶頸,這不是車企自身能夠單獨解決的,需要國家配套支持。"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618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