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光伏補貼下調到歐債危機,無疑不是給光伏產業重重的一擊。據有關部門報道,截至10月26日,共有22家中國光伏發電概念股披露了三季報,雖然業績同比下滑僅7家,但環比下滑的則多達16家,約占已披露家數的七成。在四川光伏企業中,天威新能源開始限產,而新光硅業三季度虧損近1500萬元。不過,目前川企已采取一些措施積極應對“寒冬”。
光伏“冬天”來臨
目前,前三季業績下滑最嚴重的是拓日新能,其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3942.17萬元,同比下滑160.67%。對此,拓日新能稱,主要原因是國際光伏發電市場發生變化,晶體硅太陽能電池芯片及組件的銷售價格大幅下跌,達45%左右。
盡管川投能源是為數不多的業績亮麗的上市公司,其業績環比上升517.88%。但成都商報記者發現,其業績上升主要來自旗下交大光芒公司的軟件項目,貢獻利潤322%。而其投資收益增幅回落,原因正是參股企業四川新光硅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新光硅業)的多晶硅業務盈利下滑所致。
其三季報顯示,新光硅業多晶硅三季度綜合售價由上半年的47萬元/噸下降至34萬元/噸,較上年同期下降17%,新光硅業三季度虧損近1500萬元,而去年同期則實現盈利800萬元。
資料顯示,光伏產業鏈包括硅料、硅片、電池片、電池組件和應用系統5個環節。上游為硅料、硅片環節;中游為電池片、電池組件環節;下游為應用系統環節。而在上述16家環比業績下滑的光伏概念股中,上游和中游企業業績下滑最為嚴重。東方日升、天龍光電、銀星能源今年三季度凈利環比分別下滑12.22%,15.88%和18.76%。
多晶硅價格一路下跌
歐債危機的再惡化,對80%以上的產品出口依靠歐洲市場的中國光伏企業來說,打擊將是致命的。一方面,歐洲國家陸續下調補貼總額的風險又將重現,導致市場需求進一步惡化;另一方面,在外部壓力的作用下,中國光伏產業存在的體制問題可能提前爆發。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勝茂昨日表示,2011年全球光伏需求量預計為22G瓦,但是今年全球產量超過30G瓦,其中中國光伏組件的產量占全球產量的60%~70%。
“據我了解,目前國內九成以上的光伏產品出口到國外,尤其是對美國和歐洲市場的依賴比較大。”四川新能源產業促進會副會長研究員級高工李映發昨日向記者表示,隨著國外訂單的銳減,對國內光伏產業的沖擊不小。
供需不平衡直接導致了多晶硅價格的強烈反彈。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勝茂表示,從去年初開始,國內多晶硅的價格走勢總體上呈現出一種倒V字形的局面。“具體來看,2010年1月到8月,國內多晶硅的價格徘徊在350元/千克,8月末多晶硅的價格呈現出大幅上漲的態勢!
2010年9月底,多晶硅的價格已上漲至500元/千克,10月份多晶硅的價格上漲到了550元/千克,到今年2月已上漲到630元/千克的高位,而這之后國內多晶硅的價格開始一路走低,目前已下跌至320元/千克。
川企正采取措施積極應對
從9月份開始,多晶硅價格的又一輪大跌讓人始料不及。本土光伏巨頭天威新能源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受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光伏市場不景氣,直接導致了訂單的大幅縮水,公司確實受到了一定的沖擊,F在處于限產狀態!
不過,四川光伏企業已開始采取措施積極應對,度過“寒冬”。四川永祥多晶硅公司總經理馮德志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永祥公司現在主打多晶硅生產,屬于上游產業,這一輪價格大跌首先受到沖擊的是光伏組件、光伏電池板這些中下游鏈條,終端訂單肯定會受影響!澳壳岸嗑Ч鑳r格確實下滑了不少,國內外訂單需求減少,給企業出口歐美帶來了一些挑戰,但從目前來看我們的經營管理都很正常!<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602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