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受到想成為太陽能級硅供應商困擾的Solarvalue公司即將倒閉,此前該公司發布了一份聲明,表示會在11月的年會上建議進行破產清算。Solarvalue表示未能成功獲得新的投資資金,因此無法開始太陽能級硅的生產,從而導致沒有足夠的資金維持運營。
劍指中國有無道理
“供應商糾紛,加之多國高額補貼的競爭壓力與制造成本的降低,促使光伏組件需求量的下滑!盨pectraWatt在向美國破產法院提交的破產申請中如此說明破產原因。而Solyndra在破產聲明中稱,公司因在短期內無法和擁有大量資源的外國制造企業競爭而破產。這兩家企業都將矛頭直指中國。
美國《紐約時報》也在9月5號發表文章說,中國已在全球光伏產業領域已經獲得絕對壟斷優勢--壟斷了全球60%的光伏產品市場,低廉的成本是中國對歐美光伏市場的最大沖擊。GTMResearch分析師ShyamMehta指出,Solyndra根本無法同那些從國有銀行獲得數十億美元低息貸款的中國企業進行競爭。Solyndra還未經檢驗的CIGS技術也是其倒閉的一個原因。
近期,美國光伏制造商希望政府對中國光伏企業進行反傾銷調查的呼聲愈演愈烈,這三起破產案更加速了他們對中國企業的抵制。當地時間10月19日,美國7家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起貿易申訴,要求美國政府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太陽能板施加限制,并征收超過100%的反傾銷關稅。
在他們看來,中國光伏企業得益于本國的優惠政策,依靠低息貸款和廉價勞動力,大規模發展光伏市場。利用成本和規模優勢,降低光伏組件價格,嚴重沖擊了歐美光伏制造商的利益。
雖然同為美國太陽能企業,也有行業人士不認同三家倒閉企業的說法。西屋太陽能公司總裁巴瑞·辛那蒙認為,加州太陽能電力公司的失敗同中國企業沒有關系。中國生產的太陽能板采用多晶硅,而該公司和另外兩家破產的公司產品均不使用多晶硅。此外,由于產能增加,多晶硅價格下降是必然趨勢。但加州太陽能電力公司對此缺乏預測,致其產品不具競爭力,必然被淘汰出局。福布斯新聞也認為,即使同其他非多晶硅太陽能產品相比,加州太陽能電力公司的成本結構也沒有競爭力,破產是遲早的事。
《華盛頓郵報》認為,中國政府支持太陽能發展并不是壞事,廉價的太陽能產品同樣使美國受益。代表美國光伏產業1000多家公司的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SEIA)持同樣的觀點。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在其網站上宣稱,太陽能產業充滿競爭和活力,企業的繁榮與衰落都很自然。對美國消費者而言,太陽能產業競爭激烈是好事。競爭導致價格下降,可以滿足更多美國人的日常生活需要。
太陽能企業接連倒閉的深層誘因
針對海外光伏企業接連破產的情況,國內行業分析師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i美股分析師王毓明告訴記者,目前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導致光伏制造業競爭加劇,勢必會淘汰一些競爭力相對落后的公司!霸诓坏5年時間里就從領先中國一大截變成落后中國一大截,只好訴諸貿易保護主義。”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光伏制造業的倒閉是因其自身競爭力不足的問題。梅新育分析,美國企業發起訴訟背后根本的原因仍然是受美國國內低迷經濟狀況所致。過去美國過于重視虛擬經濟發展,而忽視了實體經濟的發展。就如它們不是沒有拿到大量的貸款,有些企業也拿到了幾億美元貸款,但是最后還是倒閉了!暗玫竭@么多貸款擔保還要垮,可見美國企業無能!泵沸掠f,美國應該從自身找原因,而不是將問題轉嫁給中國等其他國家。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這些公司的生產成本高居不下。雖然三家企業都聲稱技術先進,但是其產品的生產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并沒有將先進的技術轉化成本優勢。加上目前光伏行業整體低迷,客戶肯定會選擇質優價廉的產品。所以,只能說中國光伏廠商的低價產品只是其中競爭的一個原因,但肯定不是主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