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最大的鉛酸蓄電池生產商江森自控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江森自控國際蓄電池有限公司因涉嫌鉛污染,已暫時全面停產待查。這是今年鉛酸蓄電池行業整頓以來又一家涉污停產企業。
由于國內鉛污染事件頻發,環保部、國家發改委等九部委今年5月聯合發起了有史以來力度最大的全國鉛酸蓄電池行業專項大整治,廣東、浙江、安徽等地區所有生產廠商幾乎都被要求停產整頓。此外,根據工信部即將出臺的《鉛酸蓄電池準入條例》,未來3年該行業將有三分之二落后產能面臨淘汰,鉛酸蓄電池的廠商將由2000家減少到不會超過300家。
大面積的行業整頓一方面將導致鉛酸蓄電池供需嚴重失衡從而帶來了漲價動力。另一方面,隨著企業數量將大幅度減少,行業壁壘顯著提高,將有利于留存下來的企業提升自身的市場份額和盈利水平。由此,未來中國鉛酸蓄電池行業整頓的結果將很有可能形成由目前行業龍頭所主導的寡頭市場。
環境保護部稱,截至7月底,各地排查的1930家鉛蓄電池生產、組裝及回收企業中,有583家被取締關閉、405家被停產整治、610家停產。在整治中,對鉛蓄電池企業開展了一次全面監測,共監測2011年第二季度在生產的462家企業的2693個廢水和廢氣排放口,對監測中發現的超標排污企業進一步采取了停產整治的措施。
環境保護還收回了大部分省級環保部門鉛蓄電池生產企業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權,河南等省所有涉重金屬新、改、擴建項目均由省級環保部門審批。但是整頓中浙江一些相關企業代表對此頗有微辭,認為浙江、廣東一刀切關閉大部分企業的做法有些武斷,應該區別對待,出現問題是部門監管不力,殃及正規合法的全國企業關停并不客觀。
目前,國內鉛酸蓄電池生產企業已經超過3000家,但真正拿到國家下發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只有1100多家,超過60%的企業都未獲得許可證,達不到環保生產要求。這些年,鉛酸蓄電池行業遍地開花,不規范發展,背后的推手是誘人的企業利稅,是地方GDP的增長。因此,地方政府多持綏靖政策,甚至故意縱容。對于這次整頓,有些企業人士就表示自己的企業手續齊全生產規范,正準備擴大規模,但整頓后新上產能不得不停止。這種一刀切的做法是他們損失巨大。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中科院院士陳洪淵亦表示:作為一款資源再生率高達95%以上的能源產品,其安全性、穩定性及可再生性,目前其他電池產品無法比擬。鉛蓄電池造成的污染并不在電瓶車等使用環節,而在于生產及回收利用環節。很多大企業都建立了回收處理系統,但是缺乏回收渠道。對此,專家指出應該加大回收處理的監管力度。<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593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