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低碳經濟正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在國際競爭中取得主動權的重要砝碼。對于各大產業來說,低碳經濟將引領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中國政府將節能環保產業排在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首位,這其中蘊含著巨大商機。特種電源技術最近十幾年在環境治理和保護的諸多領域中蓬勃發展,在低碳經濟下更顯示出了無比廣闊的應用前景。
節能環保位列七大新興產業之首
自2009年召開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后,節能環保已成大勢所趨,因此,誰率先在低碳經濟領域布局,誰就能在未來經濟發展中搶占“制高點”。目前我國CO2排放量已經躍居全球首位,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深,未來我國碳排放壓力將逐漸加大。
在“十五”期間,國內污染物總排放量約增加50%,已經超過我國環境承載能力。政府早在“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提出,“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這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低碳環境的必然選擇。據統計, “十一五”期間,我國GDP能耗降低19.1%,我國節能環保產業保持15%—20%的年復合增長率,大幅超過工業增速。
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節能環保產業作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被委以重任。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今后5年,要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深入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節約能源,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發展循環經濟,推廣低碳技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這從宏觀上再次明確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要性。行業專家表示,“十二五”將是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一個新起點。
國家在“十二五”到來之際,推出戰略性新興規劃,而且把節能環保放在七大產業之首,是考慮到了以下幾個原因。
從大環境來看,國家已順利完成了“十一五”制定的節能減排目標,但其所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而且也受到了空前的國際壓力。今后的經濟怎么發展?減排目標完成任務越來越難,最好的方式就是經濟結構調整,而結構調整從根本上看是能源結構問題,發展包括節能環保在內的新興產業就是實行結構調整的路徑。
其次,根據全球發展的規律來看,每一次金融危機之后,帶領人類走出危機必定是能源技術的進步。因此,政府提出加快科技創新,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發展,推進節能減排,促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這是完全正確的。
- 1
- 2
- 3
- 4
- 總4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591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