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氣集團在近期與西門子達成了一項協議:即與西門子一起組建一個風電合營公司,其產品主要針對中國市場。
上海電氣集團是中國最主要的風機整機制造商之一。此次合營公司組建成功,西門子就能直接把葉片賣給上海電氣集團。
從目前市場競爭情況來看,中國電力設備市場的“寡頭時代”特征已顯,占據長三角地區優勢的西門子在此領域處于領先地位。
中資控股
根據公開資料,西門子將主要生產2.3兆瓦和3.6兆瓦的海上風機葉片,與現在國內主流的1.5兆葉片技術相比,技術難度更高。并且,按照目前的海上風電趨勢,其葉片已經向2.5兆瓦以上靠攏。
上海電氣集團副總裁鄭建華此前就公開表示,國內的海上大型風機廠商是西門子,其他國內公司都還在“學步”階段,而招標的一個門檻就是要求風機廠有運行業績。截至目前,符合這一規定的風機設備商并不是很多,只有上海電氣、東方電氣、金風科技、華銳風電、湘電股份等不到十家公司。
早在去年,西門子風力發電葉片公司總經理馬丁就直言:“我們的優勢在于整體加工的專利技術!
此前就有分析師指出,目前國內能做3兆瓦以上葉片的企業確實不多,其主要在于,海上風力葉片要具備超強的抗風能力,而且還要有抗雷擊等功能。國內企業目前仍然達不到這一標準。
盡管上海電氣之前3.5兆瓦的風機軸承已經下線,但一系列關鍵的技術,仍然需要繼續加強,“這也是上海電氣集團一直想和西門子合作的原因,另外,西門子目前的基地在丹麥,而現在看來,丹麥的發展空間有限,中國大陸目前的營業額已經基本與丹麥持平,西門子也一直在尋求一個基地。”上述人士表示。
在最近的三年時間里,西本子在華擴張的速度正逐步加大。2009年9月8日,西門子中國向上海電氣電站設備公司增資7.12億元,持股比例增至40%。
上海電氣彼時公告宣布,上海電氣與西門子中國簽署合作協議。西門子承諾今后每年將向上海電站轉移其在國際中高端市場的火力發電設備(包括汽輪機、汽輪發電機)以及至少一整套燃氣輪機發電設備訂單,轉移訂單的合作期限至少10年。
去年11月30日,西門子又在上海宣布,西門子風力發電葉片(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作為西門子在中國成立的第一家風機葉片制造廠,該工廠總投資額為3500萬歐元。風機葉片設計年產能超過600臺。
早在2005年7月4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明確規定:風電設備國產化率要達到70%以上,不滿足設備國產化率要求的風電場不允許建設,進口設備海關要照章納稅。
這個規定讓外資公司加速了本地化的進程。并且,中國的海上風電發展迅速,西門子選擇落戶上海,也在情理之中。
在風電市場上,上海電氣集團一期投資2.5億元進行的大型風電軸承生產線技改項目已經竣工投產,同時首臺3.6兆瓦海上風電軸承也順利下線。
不過風電產業鏈建設中的其他設備仍然需要推進:發電機、主控器、變頻器等關鍵部件的開發和產業化等都需要進一步研發,此次與西門子合作,將有望逐步能夠獲得這些關鍵技術。
據悉包括GE、維斯塔斯等在內的國際巨頭也在布局海上風機,海上風電設備將展開一場白熱化的爭奪戰!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1-3/20113221550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