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人類正面臨著一場新的文明轉型,隨著全球資源的日益貧乏,綠色、節能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熱點?焖侔l展的中國經濟正面臨嚴峻挑戰,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的電力消耗大約有80%在發電和輸配電過程中被浪費掉,其中電機耗電量占到全國工業用電總量的60%以上。如不徹底改變高消耗的經濟增長方式,中國很難逾越這次文明轉型的門檻。由此看來,實施綠色節能戰略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亦是我們電源行業必須關注的一個重點。

中國政府的節能計劃提出,到2010年能源利用的效率要比2006年提高20%。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所近期發布的《2050中國能源和碳排放報告》顯示,預計到2020年,節能與新能源行業和其他環保行業至少有兩萬億元左右資金缺口需要填補!秷蟾妗奉A計,未來15年,國家將建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投資基金和吸收私人資本等,并鼓勵優秀的可再生能源公司上市。
風能:九萬里風鵬正舉
作為目前技術最為成熟、最具有大規模開發和商業化發展的綠色能源,風電近年來在我國實現了爆發式的發展,近幾年年均裝機增速都在100%以上。2009年1-8月份,我國電能中只有風電新增生產能力出現大幅增長,而水電、火電新增生產能力基本上都出現了下滑。2009年1-8月份全國新增風電生產能力(正式投產)355.64萬千瓦。另外,1-8月份全國新增水電生產能力1024.66萬千瓦,火電2702.08萬千瓦。而1-8月份全國電源新增生產能力4082.48萬千瓦。雖然近期國內的新能源政策有調整的跡象,但從長期來看,國家對于新能源產業的整體支持態度并不會改變。
風電產業專家周鶴良在其《構建風能產業鏈》演講報告上提到:風電發展前景良好,國家發改委初定風電發展規劃目標如下:到2010年全國風電裝機容量累計超過2000萬kW;2015年累計達到5000萬kW;2020年累計達到1億kW;2020年,全國電力裝機容量達到(15-16)億kW,預測風電裝機容量可占比重為6%-7%。截止2008年底,全國已有240個風電場,累計裝機11,600臺。已有12個省市的風電裝機容量超過20萬kW,4個省市超過100萬kW。2008年累計風電裝機容量表現最為突出的廠家有:金風為262.9萬kW;華銳為215.7萬kW;東汽為129萬kW;其余浙江運達,江蘇新譽、特普、航天安迅能、上海電氣、廣東明陽、湖南湘潭、時代電氣、北京北重,河北天威、華創等70多家風電整機廠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國際方面,根據歐洲風能協會提出的規劃,2010年歐洲風能累計裝機容量將達7500萬kW,占歐洲電力裝機容量的10%左右;2020年為1.8億kW,占歐洲電力裝機容量的20%左右。而全球風能協會亦提出相應目標:2010年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1.75億kW,2020年達到15億kW。

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概況(1999-2008年)

全球近10年來風電裝機容量概況(1999-2008年)
未來幾年風電的建設步伐還會加快。據介紹,今后一段時間,內蒙古、河北、東北、西北和東部沿海將是風電建設的重點地區,規劃建設7個千萬kW級風電基地。同時,國家還在嘗試開發海上風電,目標是打造“海上三峽”。
太陽能、核能等新能源齊頭并進
近6年來,國際光伏發電產業一直保持40%-60%的年增幅,不僅表明政府主導的光伏市場有效,也表明民眾對光伏發電的青睞。以中國為例,中國政府每年投入光伏產業的資金達20億美金,年平均增長率達38%,。盡管受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太陽能產業發展并不樂觀,然而受惠全球經濟復蘇,各國重新聚焦潔凈能源,以及油價持續走揚,太陽能產業未來3年將重啟成長動能。從基本面來看,需求受到價格急跌已被拉動。
在全球氣候變化日益明顯的情況下,核電作為一種技術成熟、安全高效的清潔能源,也重新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去年四季度以來,我國也先后開工建設福建福清、廣東陽江、浙江方家山、浙江三門等一批核電建設項目。此外,另有一批核電站或機組年內將開工建設。目前,我國投運核電機組共11臺,裝機容量910萬kW。2008年,核電發電684億kWh。與用煤炭發同樣數量的火電相比,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000多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0多萬噸。
據了解,目前國家能源局正在研究調整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預計到2020年核電裝機有望達到7500萬kW,占全國電力裝機容量的比重將從目前的2%提高到5%左右。由此帶來的減排成效,也將顯而易見。
發展新能源的熱浪如今早已遍及全球。在德國,政府規劃到2020年清潔能源需占整個能源比例的30%;西班牙政府目標是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的20%。此外意大利,法國,葡萄牙,希臘等國家今年以來也都出臺了太陽能發電鼓勵政策。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后不久,就把開發綠色能源列為經濟刺激計劃的重要內容,并將其稱為“關乎美國未來的藍圖”。2009年6月26號美國眾議院以219對212票,通過了美國清潔能源與安全法案(ACESA)。法案要求美國各州電力公司到2020年,清潔能源要滿足20%的電力需求,對于新清潔能源技術的投資規模將達到1900億美元。7月14號,美國商務部和能源部兩位部長同時訪華,其中主要的議題就是新能源。
大力發展綠色能源以提高國際形象
當前,在我國的一次能源消費中,煤炭消費所占比重為7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0個百分點。我國正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以求提高清潔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作為能源大國,我國未來能源消費增長的空間很大,必須下決心加快新能源的發展,把新能源的發展提升到最優先的領域來做。
據了解,目前國家能源局正在牽頭制訂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除了風能、太陽能、核能、生物質能外,可燃冰等更新的能源,煤炭等傳統能源的清潔利用,都在這一規劃的研究考慮范圍之內。

全球新能源應用的年平均增長率(2000-2008年)
作為能源消費的大國,加快發展清潔能源,既能緩解能源供應緊張、培育新興產業,又可以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在國際上樹立起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為此,我國應順應世界潮流,在推進綠色能源發展方面下工夫。
新能源≠綠色能源
說新能源,大家都會有這樣的印象:技術先進、綠色、無污染。然而新能源并不完全等于綠色能源。目前,我國的新能源產業已經出現了一些需要警惕的問題:
一是產能過剩之隱患。以國內多晶硅生產為例,我國已投產多晶硅產能2萬噸,在建8萬噸,準備上馬的產能無法估計。然而去年一年,我國多晶硅的銷售量僅有4000噸。投資過熱已經引起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密切關注。8月份以來,繼前不久風電等產能過剩行業的調研后,光伏產業亦被列入產能過剩名單,近期兩部委也針對光伏產業展開全方位調研。
二是某些新能源產品還沒有在發電環節形成成熟的產業模式。以太陽能發電為例,雖然國內申請建設電站的企業很多,但國家目前只批準開工了三家發電上網的光伏電站。究其原因:一是發電成本太高,要么國家巨額補貼,要么投資方巨額虧損。二是光伏電站的建設、運營都沒有成熟的經驗。目前企業多注重在裝備領域投入生產,而不愿在研發和轉換太陽能方面做努力,這必將產生大批無效產能。在這種背景下,作為技術更新極為迅速的新能源產業,可能等不到現有產能投產發揮效益,替代新技術就會產生,最終讓過剩產能變成落后產能,進入淘汰行列。國內對清潔能源需求很大,但是無能力消費,比如水電的成本可以做到2毛錢一度電,但是光伏發電即使做到1元錢一度電的成本也困難。
三是某些新能源產業在節能環保方面存在缺陷。以太陽能電池的主要原料多晶硅為例,太陽能很環保,但多晶硅的生產卻不那么環保,從硅原料到太陽能電池,一MW電池的生產要耗電220萬kWh,也就是說,一MW電池在理想狀態下發一年的電,才能相當于生產它所消耗的電能。所以,國家此次直接把多晶硅定位為高能耗和高污染產品。同時,我國的多晶硅產品超過九成是出口,等于是消耗大量的土地、資源、能源,最后,和出口皮鞋襯衫一樣,不過是個廉價的世界工廠。
如此,我們不難解釋為何太陽能電池行業近期突陷低谷,其電池原料多晶硅的價格從最高的480美元/公斤跌到70美元/公斤左右。反之,以綠色節能為標榜的LED半導體照明今年表現則耀眼得多,全球LED照明行業龍頭臺灣璨圓及晶電兩家企業上半年營收表現亮眼,股價連續大漲,我國行業龍頭三安光電更公告中期業績將增長2400%以上。因此,如何使新能源真正朝著綠色節能的時代潮流發展,是我們必須深思的問題。
半導體照明:順應綠色節能之潮流
國家發改委近期公布了《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表示將鼓勵國產裝備,建立國產裝備的風險補償機制,支持關鍵設備國產化,并明確了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的“六年計劃”。
在照明領域,LED發光產品作為一種新型的綠色光源產品,被認為是未來發展的趨勢。隨著LED發光效率的提升,LED照明在全球范圍內受到熱捧。近年來,世界上一些經濟發達國家圍繞LED的研制展開了激烈的技術競賽。如美國的“固態照明計劃”、歐洲的“彩虹計劃”和日本的“21世紀照明計劃”等,在國內方面,從今年4月28日起,科技部在16個省、直轄市的21個城市啟動了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應用工程試點工作,國務院頒布的《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也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節能環保LED照明產品。發展LED照明成為全球產業的焦點。
據《意見》稱,2008年我國半導體照明總產值近700億元,其中芯片產值19億元,封裝產值185億元,應用產品產值450億元。市場研究公司DarnellGroup總裁JeffShepard指出:普通照明、醫療和建筑LED照明應用將在未來五年內呈現年均90%以上的臨時復合增長率。據歐司朗光學半導體公司2008年調查統計,全球每年家庭照明燈座出貨量約為500億個。預估未來LED價格下降以及技術不斷增長下,2012年LED居住用照明市場規?赏_到1.2億元左右,2007年~2012年復合生長率將達到77%。LED通用照明市場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
理性認識推動半導體照明可持續發展
目前,中國LED產業已經形成了基本完整的產業鏈,并初步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北方地區、江西及福建地區四大區域,每一區域都初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85%以上的LED企業分布在這些地區。然而,我國的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專利和核心技術缺乏、產業整體水平較低、標準和檢測體系尚未建立以及低水平盲目投資現象嚴重等。因此,我們對LED照明的發展,特別是通用照明領域的發展,一定要有理性的認識。首先,我們要對LED照明的內涵有全面的認識,客觀分析我國LED領域的實際技術水平,要合理布局,穩步推進LED照明的發展和優先重點。
在措施上,《意見》著重強調了對半導體照明技術的支持力度,重點支持有一定規模和技術實力,特別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擴大生產規模,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產業化水平。組織實施“十城萬盞”工程,結合市場需求,不斷強化產品的集成創新。
《意見》明確了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的七大政策措施,包括:統籌規劃,促進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繼續加大半導體照明技術創新支持力度,積極實施促進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的鼓勵政策等。
《意見》同時要求,各級財稅、發展改革、科技等部門要推動落實國家對生產新型節能照明產品的企業,從事國家鼓勵發展的項目進口自用設備以及按照合同隨設備進口的技術及配套件、備件,在規定范圍內免征進口關稅的優惠政策。鼓勵采購國產MOCVD裝備,建立使用國產裝備的風險補償機制,支持關鍵裝備國產化。推動將半導體照明產品和關鍵裝備列入節能環保產品目錄,享受相應鼓勵政策。推動將半導體照明產品納入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在道路、工礦企業、商廈和家庭等領域選擇推廣相對成熟的半導體照明產品,條件成熟時納入財政補貼政策支持范圍。
《意見》還提出了我國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的發展目標:到2015年,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產值年均增長率要在30%左右;產品市場占有率逐年提高,功能性照明達到20%左右,液晶背光源達到50%以上,景觀裝飾等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70%以上;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大型MOCVD裝備、關鍵原材料以及70%以上的芯片實現國產化,上游芯片規;a企業3-5家;產業集中度顯著提高,擁有自主品牌、較大市場影響力的骨干龍頭企業10家左右;初步建立半導體照明標準體系;實現年節電400億kWh等。
編后語:在全球倡導節能環保、提高能效的背景下,我們電源行業既迎來了巨大的機遇,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些挑戰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環境的惡化迫使人們不得不考慮采用更加清潔的替代能源;另一方面,電子設備的迅猛發展亟需提升現有電源系統的轉換效率。因此,我們必須審時度勢,我們所制定的企業發展方向,必須是符合科學發展觀、擁有先進技術、且順應綠色節能之大潮的。如果不能符合這些要求,那么我們將在下一階段的競爭中陷于被動之地。■
轉載聲明:此內容為電源在線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
電源在線網",并附帶原文鏈接。
本文鏈接:
綠色節能——時代的呼喚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9-11/2009116112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