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人物聚焦>>柴發合:有些地方把清潔能源優先當“花瓶”正文

柴發合:有些地方把清潔能源優先當“花瓶”

2018/4/11 17:35:42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日前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打贏藍天保衛戰”再被強調。會議將此列為“標志性的重大戰役”之一,并要求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及運輸結構,堅持源頭防治,確保3年時間明顯見效。

    目標已定,3年攻堅戰究竟怎么打?治理同時,如何鞏固既有成果、防止重污染天氣反彈?下一階段,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還需邁過幾道坎?帶著問題,記者近日專訪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首席科學家、原副院長、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柴發合。

    治理進入“平臺期”  任務仍艱巨

    中國能源報:剛剛過去的采暖季,北方地區為治霾狠下功夫且有所成效。而今供暖結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重污染天氣反而頻頻發生,原因何在?

    柴發合:采暖季通常被視為全年的治霾關鍵期。2017-2018年秋冬季,國家生態環境部也首次啟動專項治理行動,在北方地區大規模推行清潔取暖工程,有效減少煤炭使用。但同時我們應看到,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污染排放總量仍大大超過其環境承載能力,治理任務依然艱巨。

    一方面,隨著采暖季結束,大批秋冬季錯峰生產的企業逐漸復工,涵蓋火電、焦化等高排放行業,及化工、煤炭等涉及大宗原材料和產品運輸的車輛。工業源比重大大增加,導致污染大幅反彈。

    另一方面,因空氣具有流動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大氣污染相互影響。以北京為例,西有太行山、北有燕山山脈,基本形成一個簸箕型口子,地理條件極為不利。加之今春氣象條件不佳,空氣中攜帶的污染物在此堆積難以釋放,加劇重污染天氣發生。

    中國能源報:除上述情況,“艱巨”還表現在哪些方面?

    柴發合:總體來看,現階段主要問題還是各種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以PM2.5和臭氧為代表的復合型污染治理是最重要一環。目前,冬季PM2.5排放雖呈下降趨勢,濃度卻持續偏高;夏季臭氧污染也開始凸顯,成為又一挑戰。與世界先進國家的空氣質量相比,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此外,“大氣十條”成效初顯的同時,剩余壓減空間實際也在縮小,前期把能治理的都治了,繼續深入則越來越難?梢哉f,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正進入“平臺期”深水區,進一步突破并非易事,仍需力度不減、強度不減、監管不減。

    源頭防控是關鍵 機制需長效

    中國能源報:那么,如何突破“平臺期”?

    柴發合:我認為,首先應重視“精準化、精細化、高效化”三個核心。

    ·精準化,是指準確摸清污染成因,包括各地有哪些污染源、分別產生什么影響、對PM2.5貢獻多大等內容,這樣才能對癥下藥,既保證經濟社會正常發展,也可針對不同污染有效控制。

    ·精細化,包括方案制定、管理實施等治理體系的精細,各地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空氣質量達標路線圖與時間表。

    ·高效化即效率優先,力爭實現社會成本最小化、空氣質量改善最大化。

    目前,生態環境部正在制定3年作戰計劃,并有望上半年出臺。到2020年,全國未達標城市PM2.5平均濃度要比2015年降低18%,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這是“十三五”時期空氣質量改善的約束性指標,更需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中國能源報:要達目標,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重難點?

    柴發合:近5年,我們做了很多過去想干而一直沒干成的事,但也存在一些仍未干成的事,后者正是現階段的治理重難點。如非電行業就是短板之一。

    因治理基數、管理能力等差距較大,非電行業的治理嚴重滯后于電力行業,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等排放占到全國總量的3/4以上,尤其是石化、煤化工等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對此,還應學習國際先進經驗,既要解決安全、環保問題,也要實現資源化利用,重視工藝過程中的減排回用。

    另一重點則是源頭防控。除現有末端治理方式,更需建立長效機制進行“治本”,包括調整產業結構,減少過剩和落后產業,增加新的增長動能;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煤炭消費,增加清潔能源使用;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

    加快清潔能源替代  抓住“三調整”

    中國能源報:您所說的“長效機制”,究竟如何落地實施?

    柴發合:第一,進一步推動產業結構與布局調整。

    近幾年,“去產能”及“散亂污”治理均進展明顯,但我國產業結構整體仍偏重。過剩與落后產能,不僅造成資源能源浪費,也是排放過量的污染源,應繼續按計劃淘汰。

    同時兼顧布局調整,通過環保搬遷優化地區產業結構!鞍徇w”,不僅僅指位置平移,更是一個改造升級的過程,提高自身生產工藝、強化污染控制水平。更重要是站在全國角度,不再局限于“一廠一地”的挪動。綜合考慮行業總量、大產業格局及環境影響等因素,既要評估搬出及遷入地的環境承載力,也要避免地區間相互污染。

    第二,加速推動能源結構與使用方式轉變。

    一方面,增加清潔能源使用,持續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注意因地制宜,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包括合理推廣使用地熱、生物質能等方式,多元解決燃煤污染,長遠則是讓老百姓用得起、用得好。

    同時,樹立清潔能源優先的理念,真正實現有效供給,而不再將其作為地方發展的“花瓶”。

    另一方面,減煤并非“一刀切”,清潔煤技術的研發應用同樣重要。這項工作的進展目前遠遠不夠,以蘭炭為例,國家對此尚無統一定義。對其生產工藝、燃燒技術、排放標準及配套爐具等,既沒有明確要求,也無系統性規范。技術監管及準入門檻缺失,易導致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反而造成清潔煤技術多而雜亂。如何實現高碳煤的低碳化使用、低污染排放,值得進一步思考。

    第三,持續推動“公轉鐵”比例,科學管理運輸。

    從現有貨運能力來看,高達82.5%的汽運比例帶來大量排放。建議根據實際運輸需求,建立以鐵路網為主的“多式聯運”模式,減輕道路移動源污染。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中國能源報
本文鏈接:柴發合:有些地方把清潔能源優先當“花瓶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8-4/2018411173542.html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