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離海岸的北大西洋北海中央,一個巨大的人工風力發電島正在安靜有序地運作,這里有碼頭、機場和倉庫,有各就各位的工人,人工島的周圍是數百個風力發電機。連接人工島的海底電纜伸向四面八方,30吉瓦的電力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荷蘭、英國、比利時、挪威、德國和丹麥,供8000萬人使用。
這個聽起來就像科幻小說情節的設想,正在由歐洲能源公司致力實現,人工島候選地是距離英國東約克郡海岸100多公里處的北海多格灘,風電島工程預計將在2030到2050年間建設完成。
據英國媒體(《衛報》)和美國科技新聞網站Digital Trends(數字科技新聞)近日報道,媒體荷蘭電網公司TenneT日前詳細披露了其“北海風電島”計劃,希望能吸引歐洲更多能源公司的參與,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填海4個多世紀
據報道,TenneT是一家向荷蘭和德國大約4100萬人口提供電力的公司。
在最新披露的詳細計劃里,“北海風電島”項目初步選址在距離英國東約克郡海岸125公里處的北海多格灘,多格灘類似于北海的幾何中心,這里距德國、丹麥、荷蘭、挪威和英國的距離大致相當。更重要的是,多格灘水域的海水深度相對較淺,介于15至36米深,適合安裝海上風力發電機,降低建造成本。
根據項目設想,“北海風電島”占地6平方公里,差不多是8個故宮的面積,島上將建設碼頭、機場、倉庫和辦公、居住設備等設施,周邊建設全球最大、發電量可達30吉瓦的海上風電場。TenneT 預計將為項目出資17.5 億美元,風力發電機建設將與丹麥和德國的離岸風電場開發商合作。
提到人工島工程面臨的技術挑戰,公司風電項目負責人范德海格說:“這很難嗎?我們荷蘭人看到一片海水,就會想到把它變成一個島嶼或一塊陸地,我們已經這樣做了4個多世紀了,這并不是最大的挑戰!
覆蓋8000萬人口
在范德海格看來,風力發電行業真正的挑戰是場地緊缺和成本高昂,而這也是TenneT公司把風力發電轉向海上,建設人工風電島的原因。目前,歐洲近岸水域幾乎滿負荷,已很少場地能建設風電場,而且風電輸電效率僅有50%左右,直流電纜輸送成本又太高。
若“北海風電島”按計劃建成,由于人工島與風力發電機的距離較短,可以先采取便宜的交流電方式先把電力送到島上,再在島上經過轉換,通過直流電纜統一配送到北海周邊國家,包括荷蘭、英國、比利時、挪威、德國和丹麥。
目前北海地區已經有不少輸電電纜相連,它們連接到風電島上后,輸電效率可以提高到接近100%。此外,人工島還能實現“規模經濟”效益:維護風力發電機的部件可以被統一儲存;維修維護等工作便于統一安排;從人工島出發,前往風力發電機組的飛機和船舶成本也將降低。
TenneT公司希望建設多個類似人工島,在2050年連接起裝機容量高達70吉瓦~100吉瓦的北海風電場集群,數據顯示,70吉瓦的電量就能覆蓋8000萬歐洲人口的用電需求。
減排大愿景下的合作
“北海風電島”并不是第一個利用遠海風電的項目。前不久,丹麥最大的能源公司在英國公布了類似的計劃方案;去年10月,挪威國家石油公司位于英國蘇格蘭東北海岸的全球首座漂浮式海上風電場也正式投產運營,總裝機容量30兆瓦。包括“北海風電島”項目在內的上述努力,都是在歐盟應對國際氣候變化壓力,實現二氧化碳排放目標這個大背景下,歐洲各國和歐洲能源企業的新嘗試。
TenneT公司表示,可再生能源將是實現歐盟減排目標的關鍵,每個季節都需要太陽和風能來提供穩定的能量,在北海地區,夏季會有更多的太陽,而寒冷的月份會有更多的風,因此“北海風電島”還將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結合風能和太陽能!熬唧w設計方案,完結時間、投資總額是我們未來要討論的問題,現在談還為時尚早!盩enneT公司首席執行官梅爾科倫說。
北歐諸國在能源理念和氣候變化議題方面領先歐盟其他國家,但清潔能源的巨額財政補貼也給各國財政造成了巨大壓力!拔覀兊淖罱K目標是提高歐洲能源轉型的可行性,并降低轉型帶來的財政負擔!泵窢柨苽愓f。
來源:廣州日報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8-1/2018115187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