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據悉考慮最早在2018年取消對外資持股新能源汽車業務的限制;取消自貿區外資對新能源汽車業務的持股限制。
形勢比人強,有時候歷史發展的方向真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比如說:燃油車早晚會停售停產,新能源車會全面運用。
中國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很快出爐!
只不過很多人沒想到,這天會來得這么快。前段時間,很多國外政府宣布:傳統燃油車停售停產的時間。比如說荷蘭、德國、英國、法國這些國家,他們普遍的時間表都定在2025年-2040年之間,從那個時候,全面啟用電動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
中國政府沒有明確表態時間表,但是工信部的副部長在天津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表示:中國政府已經開始啟動研究停售停產的時間表,就意味著,全面啟用新能源汽車排上了議事日程,很快可能就會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此話一出,整個資本市場上,包括鋰電池在內的新能源車板塊就又出現了一次集體暴動,因為大家覺得這是一個重大利好的消息。其實包括鋰電池在內的新能源板塊走勢的強勁已經維持了一段時間,這一次辛國斌的講話無非再次是“火上澆油”。
發改委:將在金融、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放寬外資準入
據了解,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下半年將在金融、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還將支持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特大城市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構建更加開放、公平、便利的投資環境。
孟瑋表示,近些年,我國吸引外資規模始終保持全球前三,基本面總體穩定。對于去年以來規模有所下降問題,要客觀全面看待。
一方面,國際跨國投資仍在曲折復蘇階段,出現波動成為常態。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統計,2016年全球跨國投資規模下降了2%。據美國經濟分析局統計,2016年美國吸引外資下降1.9%,今年1季度下降44.2%。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國吸引外資也受到一定影響。另一方面,我國吸引外資正處于轉型升級階段,增速、結構、動能正在轉換調整。今年上半年,我國批發零售業、房地產業外資流入有所減少,但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外資流入實現了較快增長。可以看出,外資結構變化與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是緊密相關的。
在吸引外資轉型升級階段,我國投資環境不斷完善,對外商保持較強的吸引力。一方面,我國政治社會穩定,基礎設施完備,產業配套齊全,人力資源豐富,而且市場快速增長,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這些都為企業投資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我國正在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提高開放水平,通過簡政放權和備案制改革,大幅提高外商投資便利化程度。今年6月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2017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我國在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資東道國中排名第二。據中國美國商會、中國歐盟商會調查,2017年,69%的美國企業將擴大在華投資,約1/3歐盟企業將我國作為前三大研發投資目的地。近一段時期10億美元以上外資大項目明顯增多。這些情況表明,我國投資環境受到外商廣泛認可。
利用外資是我國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的成功實踐。為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今年以來發改委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出臺綜合性政策措施。國務院先后出臺了《關于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關于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確了新形勢下積極吸引外資政策導向,提出了40多條具體措施,受到國內外廣泛好評。目前,各地區、各部門正在積極貫徹落實。
二是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今年7月實施的新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將限制措施減少近三分之一,提出了全國范圍實施的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原則上實行備案管理,不得限制外資準入。在此基礎上,自貿試驗區進一步擴大了開放試點。今年下半年,還將在金融、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
三是促進內外資企業公平競爭。對外商投資企業同等適用產業支持政策和創新支持政策,按照統一標準審核業務牌照和資質申請,給予內外資企業公平機會參與標準化工作,促進公平參與政府采購招投標,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境內上市、發債。
四是優化利用外資結構。為外商投資先進制造、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提供各類支持政策。今年2月發布的新版《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擴大了中西部地區鼓勵外商投資范圍。
下一步,發改委將會同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落實這些政策,繼續推進放寬外資準入,簡化外商投資管理程序,支持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特大城市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構建更加開放、公平、便利的投資環境。
來源:財聯社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7-9/20179211459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