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行業要聞>>日媒稱中國企業正全球抓緊收購鋰資源 鋰爭奪戰或將愈演愈烈正文

日媒稱中國企業正全球抓緊收購鋰資源 鋰爭奪戰或將愈演愈烈

2017/12/6 17:41:20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日媒稱,中國企業正在全球抓緊收購鋰資源。原因是擁有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中國出臺了從汽油車向純電動汽車(EV)過渡的方針。各企業需要確保純電動汽車核心零部件電池的原料供應。受此影響,鋰價漲到了歷史最高水平。英澳資源巨頭力拓集團和日本企業也在努力獲取鋰資源權益,全球的鋰爭奪戰或將愈演愈烈。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2月1日報道,北汽集團公司高管紛紛動身前往智利,開始與智利經濟發展局(Corfo)展開談判。該局在資源開發方面擁有影響力,北汽提出了從鋰生產、電池制造到純電動汽車組裝在內的產業振興政策。中國鋰行業大型企業成都天齊實業集團也向全球大型鋰生產商智利礦業化工(SQM)出資2%。

    為什么這些企業都瞄準了智利呢?報道稱,中國被認為消費了全球超過40%的鋰,但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顯示,中國的鋰資源儲量僅占全球的20%,而智利的儲量占到全球一半,全球三分之二的鋰都集中在南美。想確保鋰供應的中國企業自然瞄準了這里。

    報道稱,南美通過晾曬法提取鹽湖中的鋰,這種方法比較費時,而澳大利亞采取從礦石中精制的方法。雖然澳大利亞的鋰儲量僅占全球10%,但由于生產效率比南美高,所以其產量全球居首,占到40%。除南美外,中國企業同時還從澳大利亞獲取資源。

    報道稱,中國長城汽車此前與德國寶馬啟動了合資生產純電動汽車的談判。該公司也決定向澳大利亞鋰礦山開發企業Pilbara Minerals出資3.5%。目標是獲得2018年開始開采的鋰礦的購買權。此外,天齊實業也收購了澳大利亞泰利森鋰業(Talison Lithium)。

    報道認為,爭搶鋰資源的原因是中國的汽車政策。中國政府4月發布中長期規劃,2025年將把純電動汽車等新能源車(NEV)的銷量由2016年的50萬輛增至700萬輛。9月底又宣布,2019年開始引進要求汽車廠商必須生產和銷售一定比例新能源車的規定。日本調查公司富士經濟預測,面向新能源車等環保車的全球電池市場規模在2016年為1.4萬億日元,到2025年將增至6.6萬億日元。

    發現商機的不僅僅是中國企業。從事藥品等業務的日本興和集團保有智利礦業化工超過2%股份,力拓也被認為計劃向智利礦業化工出資。豐田通商在阿根廷保有鋰權益,阪和興業向計劃在墨西哥生產鋰的加拿大企業進行了出資。

    調查中國金屬行情的亞洲金屬網的數據顯示,作為鋰交易指標的中國國內碳酸鋰價格在11月中旬漲至每噸15.9萬元。超過因投機資金流入而暴漲的2016年4月的峰值,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報道稱,雖然取代鋰電池的新一代電池的開發不斷推進,但其被認為要到2020年以后才能實用化。在一舉向純電動汽車過渡的最近幾年,鋰資源爭奪戰會始終持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參考消息
本文鏈接:日媒稱中國企業正全球抓緊收購鋰資源 鋰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7-12/2017126174120.html
文章標簽: 鋰資源/電動汽車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