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份第四批動力電池規范目錄公布至今已然過去了3個月了。而眾人翹首以盼的第五批目錄還未公布。
時至今日,不少申請第五批目錄的企業內心是不安的,對于第五批目錄推遲公布的原因有業內人士猜測是受典型車企“騙補”公布的影響,或者是第五批目錄將會有大的改動。
針對此,小編先給大家來一個電池目錄大起底。
1.公告/目錄/標準
首先回顧一下現階段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有多少公告/目錄/標準:
《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俗稱大目錄,簡稱“A公告”),進了這個公告,車輛才能獲得銷售資質;
《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簡稱“B目錄”),2016年起生效,進了這個目錄,才能拿到補貼;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簡稱“C目錄”),自2016年1月1日起廢止;
《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目錄(簡稱“D目錄”),2015年11月11日起實施,比克也名列其中;
《電動車用鋰離子蓄電池》行業規范(簡稱“E規范”),即QC/T 743-200,2006年3月7日由發改委發布,同年8月1日實施。同時發布的汽車行業標準還有741《車用超級電容器》、742《電動汽車用鉛酸蓄電池》和744《電動汽車用金屬氫化物鎳蓄電池》;
《汽車動力蓄電池產品檢驗標準目錄》(簡稱“F目錄”),申請《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必須進行的檢測的項目,包括3個電池單體國標(GB/T31484、31485、31486)、1個蓄電池包及系統國標(GB/T31467,分為高功率應用、高能量應用和安全性要求3個部分)、1個行業規范(QC/T 741-2014 《車用超級電容器》),大部分國標在2015年5月頒布,部分在10月份或年底頒布,與舊標準(QC/T741-744)之間有一年的過渡期。
2.關系大排位
玩個游戲:
所有車必須先進A公告,才可以賣,如果想拿補貼,2015年12月31日前還得進C目錄;
從2016年1月1日起,C目錄作廢,改用B目錄;
4月27日坊間傳出個消息,說要把3批B目錄的車型發回重審,凡是沒有用D目錄產品的車型不予通過,也就是拿不到補貼;
29日工信部裝備工業司正式發布通知,把此消息坐實,要求已在D目錄的單體電池企業對產品按照F目錄重新檢測,并在今年6月底前提交檢測報告。而沒有在D目錄的單體電池企業想申請進入D目錄,也需要按照F目錄進行檢測。
如果還沒有看懂,那就簡單說說F目錄是啥,以及F目錄涉及國標和以前的行業規范有啥區別,這估計也是大家現在比較關心的。
國標和行業規范有啥區別?
相比原有行業規范(QC/T-743),國標對電池單體、模組的要求有所提高,而且增加了對系統的要求,形成了單體、模組、系統完整的檢測規范。
比如:
對電池單體/模組要求有所提高。比如QC/T-743對循環壽命的測試方法是C/3充電、C/2放電,放電深度為80% DOD,當容量衰減到初始值的80%時,循環測試>500次;GB/T 31484要求1C充電、1C放電,放電深度為100% DOD,容量衰減到初始值的80%時,循環測試>1000次(或容量衰減到初始值的90%時,循環測試>500次);GB/T 31485對電池單體和模組均增加了海水浸泡、溫度循環、低氣壓檢測要求,對模組還另外增加了跌落要求,而且大部分檢驗項目的要求均有所提高;
進一步強化電池模組的電性能要求。比如國標GB/T 31486弱化了電池單體但強化了電池模組的電性能測試,電池單體的檢測則由整車企業和電池企業共同確定;
增加了蓄電池包和系統的檢測規范(GB/T31467)。即原來的行業規范僅針對電池單體和模組,新國標則增加了對整個動力電池系統的要求,彌補了之前對整個系統要求的空白。
3.對企業影響幾何?
對于電池單體生產企業,需要關心的是GB/T31484、31485、31486三個電池單體國標,重點攻克循環壽命、安全性能等問題。
對于同時生產動力電池單體和系統的企業,雖然現階段并沒有特別說明電池系統產品是否也要列入D目錄,但是竊以為這也會是個趨勢。所以,把系統的檢測項目補齊了,有益無害;
對于第三方pack企業(不生產單體,只是單體的搬運工),理由同上。
對于整車企業,可以簡單分為以下兩類:
對供應商的電池產品通過重審(或進入目錄)有信心的,不管供應商是否是目錄企業之一,只要不差錢的,可以接著賣,哪怕是重審期間沒有補貼也沒問題,亂市中先墊錢提高市占率是上策;
反之,對供應商的電池產品通過重審(或進入目錄)沒有信心的,要么換供應商,要么等重審結果,相較之下等重審結果的成本更低。<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6-9/20169301530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