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酸動力電池傳統業務市場規模9.3%復合增長,微型電動汽車即將爆發,整合紅利進入倒計時。
電動兩輪車15年保有量達到2億輛,行業空間趨近飽和,銷量增速放緩,進而導致電動兩輪車電池整體需求放緩;而電動三輪車近年來呈現高速增長態勢,拉動鉛酸電池需求。電動兩輪車和電動三輪車電池需求相加得到傳統業務電池整體需求,行業整體規模未來5年以復合增長率9.3%增長。
微型電動汽車在無補貼情況下高速增長,無行業標準限制了行業發展。預計年內“新國標”將出臺,規范微型電動汽車行業,導致其進入爆炸式增長。上游電池市場規模未來5年以44.5%復合增長,電池廠商天能和超威直接受益。
2015年行業整合結束,最終形成以天能動力(38.9%)和超威動力(41.7%)合計市占率80.6%的雙寡頭格局。隨著市場競爭更加有序,在清退小產能后,即將面臨雙寡頭的聯合提價,享受整合紅利。
三元鋰電需求爆發
三元鋰電池為發展方向,16年下半年供不應求,17年或產能過剩,電池廠商憑借技術和產能謀求長短期發展。
三元鋰電池為未來主要發展方向,主要由于技術層面上三元鋰電池相比磷酸鐵鋰比能量更高,從國際發展來看三元鋰電池為主流,國內三元鋰電池占比也在迅速上升。
新能源客車查騙補對短期有所沖擊,預計2016年有所下降,但在乘用車和專用車上三元鋰電池消費提升,我們預計16年三元鋰電池需求增加一倍以上。16年下半年三元鋰電池供不應求,17年下半年或面臨產能過剩情況。
第四批《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目錄已出,補貼名單中不包含日韓企業,給予國內鋰電池企業發展的最佳時間窗口。電池企業產能擴張短期內將搶占先機;長期來看鋰電池技術以及和整車廠商的合作才是取勝關鍵。
燃料汽車產業化將近,風口將起
政策層面上,我國給予燃料車補貼20-50萬/輛,2020年之前不會退坡,并出臺具體發展政策鼓勵燃料電池發展;技術層面上,成本占比60%以上的燃料電池系統成為燃料汽車發展瓶頸,而催化劑、質子交換膜和雙極板的成本下降空間巨大,其中非鉑催化劑已經取得重大進展。美日引領全球燃料電池全面崛起,帶動中國燃料汽車產業進程加速。<
http:www.mangadaku.com/news/58850.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