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產業縱橫>>電池標準換得這么快 新能源車吃得消么?正文

電池標準換得這么快 新能源車吃得消么?

2016/6/13 14:03:34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想讓車子賣得好,拿到補貼是新能源車企必須過的一道檻兒。然而,近日,一則補貼與電池掛鉤的政策,使新能源車企陷入了即將失去補貼資格的窘境。

    日前,工信部公布《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目錄第三批。根據該規定,新能源汽車產品若想獲得補貼,使用的電池必須來自該目錄的25家本土企業。而當下新能源汽車普遍使用的日韓電池均未被列入目錄。目前,在售車型要在2017年7月1日前完成電池的整改;自本年7月1日起,新申報車型必須選擇進入目錄的電池品牌。

    筆者認為,當前,目錄企業的電池不論從質量還是產能上,短期內都無法滿足使用需求。相關部門“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對新能源車企業而言或難以消受。

    成型新能源汽車產品更換電池成本高、周期長。猶如發動機之于燃油車,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其成本占到了一輛車的一半左右,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一輛新能源車從最初設計理念到產品上市,要經歷設計、研發、制造等流程,電池方面要經歷選擇動力電池產品、構建電池管理系統、上車測試調試等環節。整個過程要耗費較長時間和大量人力物力。

    更換電動車電池,其測試、裝車、整車再測試這一復雜流程需要再走一遭。整車企業對已成型產品實行“換心”手術,即便拋開成本不談,手術后新“心臟”能否勝任,也是企業面臨的一個大大的問號。

    強制性地劃定時間讓其選擇國產電池,制約了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發展。當前,動力電池技術依舊是索尼、三星等日韓品牌的天下。國內新能源車企在電池、電機、電控三大核心技術方面,與國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除了以電池起家的比亞迪之外,國內少有自行研發電池的企業。正因如此,新能源車企嚴重依賴外資電池產品。由于多數外資電池企業并不在目錄之內,整車企業為獲得補貼,不得不將外資電池更換為國產電池。

    短期內實施“一刀切”標準將加劇新能源車現車難求現象。當前,新能源車產能滯障,很多地區出現“無優惠、無現車、各品牌新能源車大多都要等”的現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電動車的核心部件——動力電池的供應能力較為有限。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曾預計2015年我國動力鋰電池需求約達12.5GWh,但截至2015年底,鋰電池的實際產能僅有5GWh。內部供應不足之時,暫時的“拿來主義”或許是一劑良藥。

    電池標準與補貼掛鉤后,電池企業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有了硬性門檻。開出整治電池市場的解藥,新能源車企卻一時吃不消。畢竟,電池產業走向規范應不疾不徐,穩健前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電池標準換得這么快 新能源車吃得消么?
http:www.mangadaku.com/news/58421.htm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