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日本的各大半導體制造設備企業正在中國市場擴大訂單和銷售。包括東京電子、DISCO以及東京精密等廠商,在2016年4到9月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金額都創下歷史新高。
在中國政府希望培養本土半導體產業的決心下,日本的設備廠商獲益正在增加。
數據顯示,東京電子2016年4到9月在中國市場的半導體制造設備銷售金額超過500億日元,較2015年同期成長60%,占公司總體銷售量近20%。而相較銷售利潤最高的2007年,當時此一占有率僅為4%,可見中國市場對日本半導體設備商來說,其比重正在提高。
東京電子用于生產大容量3D存儲器的模塊和蝕刻設備銷量良好。單季訂單持續超過200億日元,幾乎可以確定全年銷售額將突破上一年的636億日元的歷史記錄。
此外,提供晶圓切削設備的DISCO,在2016年4到9月之間,于中國市場銷售金額則成長10%以上,來到140億日元(約新臺幣42.85億元),接近公司整體銷售金額的四分之一。而晶圓檢測設備商東京精密也獲得大量訂單,半年時間就收到40多億日元訂單,創歷史新高。
雖然,以上這3家日本企業均預測2016年4到9月的整體銷售金額將減少。不過,在中國市場的業務對其公司的銷售金額卻達到了一定的支撐作用。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中國的半導體市場被認為已達到10兆日元的規模。不過,很多產品仍舊仰賴進口。而為了改變這種情況,中國政府將半導體定位為戰略發展產業,透過補貼等手段推動在中國境內建設工廠。
2016年3月,臺積電與江蘇省南京市政府達成協定,將在該市建立工廠,預計2018年完工,投入16納米制程的量產。對此,有分析師就認為,已經進駐中國大陸的臺積電競爭對手,包括美商英特爾和三星也將啟動擴產投資。
雖然,以上的3大半導體制造商是日本設備廠商的主要客戶。但是,只能說是將生產據點轉移至中國大陸,相關客戶層面并未擴大。因此,如果像這般大型企業的投資告一段落,則日本設備廠商的利多因素就將消失。這也使得中國相關半導體廠的動態將成為未來發展關鍵。生產檢測設備的ADVANTEST社長黑江真一郎采訪表示,著眼于當地企業的崛起,企業正在加強布局。
目前,中國政府正在大力培育本土半導體廠商。不過,現階段較具競爭實力的僅有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XMC)等代工企業。對此,報道中也引述野村證券董事總經理山崎雅的說法指出,半導體產業的微細化專業,需要尖端的技術才能打造,中國企業要在短時間要進行設計與開發并不容易。
另外,也有分析表示,即使順利培育出相關企業,但是若開始與外資開始形成競爭,就可能發生供應過剩的風險。而對于日本的設備廠商來說,這股近期才開始的中國市場熱潮,就有可能出乎意料的立即結束。<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6-10/201610191434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