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即“珠西戰略”)是廣東省的重大戰略部署。對于中山,先進裝備制造業已經是全市第一大支柱產業,因此中山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同時也更有信心和雄心。
2017年裝備制造業產值將達3000億
不過,要素資源緊缺是中山轉型升級的瓶頸,大型的裝備制造業要在中山尋找發展的合適土壤并不容易。今年4月,省委書記胡春華在中山調研時就指出,中山發展裝備制造業,要走“高精尖”的路子,不能一味比大、比重。據此,今年以來中山在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路徑上也逐步明晰了“專、特、精、高”的發展方向。
中山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未來制定了什么樣的目標?未來總體規劃如何?市發改局今年出臺的《中山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帶布局和項目規劃》給出清晰的發展藍圖,預計到2017年,中山市裝備制造業產值將達3000億元,2020年產值達到5000億元。根據規劃,2020年,中山市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新能源裝備、汽車制造、智能制造裝備、節能環保裝備、衛星及應用六大產業群率先凸起,在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中爭得領先地位。上述規劃還明確了中山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產業布局、重點發展領域及目標、重大發展工程以及推進機制等。據悉,中山將努力打造東部臨海、南部濱江、北部沿江沿路、中部環城4大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功能區,重點布局“四平臺四基地”,構筑27個裝備制造基地。
3年1.5億扶持裝備制造業發展
據了解,今年前三季度,中山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裝備制造業發展較快,呈現緩中趨穩的增長態勢,規模以上工業裝備制造業企業數為767家,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26 .7%.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裝備制造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304 .81億元,同比增長14 .3%,增幅比上半年上升0 .8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上升6.7個百分點;占全市G D P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13.8%和31.2%,比上半年分別提高0 .5和0 .4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對全市工業經濟發展貢獻不斷增強,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比上半年提高13 .8個百分點,拉動增長4 .1個百分點,拉動幅度比上半年提高0 .3個百分點。
市統計局分析認為,在全省經濟下行壓力下,中山裝備制造業企業同樣面臨經濟效益不佳、經營風險加大等困難,發展壓力增大。不過,在經濟形勢“新常態”背景下,隨著中山各項惠企政策的深入貫徹落實,特別是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部署的推進和“2025十大重點領域”發展規劃的出臺,裝備制造業發展形勢利好。據悉,中山將設立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專項資金,2015-2017年連續三年每年安排5000萬扶持中山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將采用無償資助和投入資助的方式,資助2015-2017年在中山投資新建的先進裝備制造項目和產業園區、新引進的先進裝備制造企業、新開發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
4大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功能區
東部臨海產業功能區主要范圍包括翠亨新區、火炬開發區、南朗鎮、民眾鎮。依托中山港區(東移),發揮臨海港口和一類口岸優勢,對接深中通道,沿伶仃洋西岸布局并延伸,以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新能源裝備、汽車制造、智能紡織裝備為主導產業。
南部濱江產業功能區主要范圍包括神灣鎮、坦洲鎮、三鄉鎮、板芙鎮。依托神灣港區,把握粵澳游艇自由行機遇,對接港珠澳大橋,沿西江磨刀門水道布局并延伸,以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新能源汽車制造為主導產業。
北部沿江沿路產業功能區主要范圍包括南頭鎮、小欖鎮、橫欄鎮、黃圃鎮、東升鎮。發揮北部鎮區制造業發展起步早、體系完善等優勢,以洪奇瀝水道、廣珠西線高速、105國道為軸線,依托骨干交通路網布局并延伸,以智能制造裝備、節能環保裝備、模具及金屬配件為主導產業。
中部環城產業功能區主要范圍包括南區、石岐區、西區、沙溪鎮、港口鎮。發揮主城區智力聚集、配套完善等優勢,環主城區布局并延伸,以衛星及應用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節能環保裝備為主導產業。
重點布局“四平臺四基地”
●以四個市級產業平臺為依托引進先進裝備制造項目(坦洲鎮第三工業區四期、民眾鎮保稅園區、南頭-阜沙經濟協作區啟動區、神灣鎮旅游產業服務集聚區等四個市級產業平臺)
●以臨海裝備制造產業基地(翠亨新區先進智造區)為依托,重點布局海洋工程裝備、智能制造裝備、光電裝備等項目;
●以北斗物聯網產業基地為依托重點布局衛星及應用產業;
●以健康醫藥產業基地為依托重點布局醫療器械項目;
●以國家火炬計劃電梯特色產業基地為依托重點布局電梯及零部件產業。共同構筑起以經濟功能為主,集培育經濟增長極、促進城鎮化等功能于一體的中山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帶。<
http:www.mangadaku.com/news/5724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