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產業縱橫>>云計算實施過程中的四大誤區正文

云計算實施過程中的四大誤區

2012/6/13 10:20:13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IDC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云服務市場規模約280億美元,預計2015年能達到730億美元,年均增長27%,是傳統IT的5倍左右。而就中國市場而言,除了五個試點城市之外,目前有13個省和城市發布了自己的云計算策略,初步估算,如果規劃完全實施,云計算投資金額會達到2700億元。

    中國云計算市場確實非;鸨,不管是政府還是行業用戶、企業,但目前在云計算實施過程中有很多誤區:

    一是重實施、輕規劃和咨詢,從CIO反饋的情況來看,云計算開始實施時,前期的評估、規劃、咨詢很少;

    二是重硬件、輕軟件,一談到云就是買服務器、存儲、網絡設備,只重視服務器的虛擬化;

    三是重概念、輕本質,云計算最早發源于美國,核心是降低成本,但CIO們反映,其實云計算沒有減少成本,而是多花了錢,并不符合云計算的初衷;

    四是重創新,輕移植,很多CIO都認為,上云計算是為了部署新應用而不是傳統應用,核心應用真正遷移到云平臺的很少,其實,如果把原有應用移植過來可能會更好,這樣云計算能更節省投資。

    5月初,IDC啟動了《中國云計算基礎架構建設指南》項目,該項目報告將于6月15日正式發布,結合對中國企業CIO的調研,以及在全球的研究經驗,IDC希望通過這份報告對中國的云計算建設起到引領作用,使IT對企業核心價值有更好的服務,從而使云計算的本質——節約成本,實現創新,有一個比較好的匹配。

    IDC通過調研發現,多數企業認為,在建設云計算基礎架構的推動因素中,響應速度和靈活性比降低成本更重要,促進業務比節約成本更重要。但目前國內大部分云計算項目都沒有明確實施的目的,企業應該更有目的的去實施云計算。

    IDC指出,實施云計算要有四步走:準備,包括數據集中、資源整合、系統架構;實施,包括企業級虛擬化、資源池化;深化,包括管理自動化、資源自動化;應用,包括開放API、應用移植和開發。

    云計算是一種商業模式,不僅僅是分布式架構,云計算未來的發展,將是不同應用對應不同平臺/架構,按業務需求定位云計算基礎架構;云計算的基礎架構仍然需要系統提供RAS性能;企業級虛擬化是建設云計算的基礎;運行在云計算基礎架構上的大部分應用是傳統應用的移植。<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云計算實施過程中的四大誤區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2-6/2012613102013.html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