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據有關數據統計,澳大利亞太陽能光伏組件不含補貼的成本約為1.8美元/瓦,即29美分/千瓦時。由于價格已經下降,光伏成本為1.22美元時,相當于生產成本25美分/千瓦時。這標志著澳大利亞將成為世界上最早達到電網平價的國家之一—在屋頂太陽能電池板25年的使用壽命的過程中,電能的成本將相當于零售電力成本。
這種結果來源于一系列因素:政府的慷慨激勵政策造成了巨大的需求,然后影響到經濟的規模;組件的價格暴跌,澳元升值;高漲的能源網絡成本。最后,因為澳大利亞的日照條件已經超過任何其他發達國家——和世界上處于光伏領先地位的德國相比,同樣的太陽能電池板可產生兩倍的電力。
業內分析家認為,屋頂光伏發電裝置今年有可能達到700兆瓦,全國總安裝量超過1吉瓦。電網平價一直被作為行業的圣杯,將會開啟新的增長階段,但行業面臨著一個新的障礙:它不只是關系到上網電價補貼和起起伏伏的太陽能信貸,而是電網容量的問題。
在西澳大利亞州,布魯姆和加拿芬城鎮沒有任何新安裝。在昆士蘭州的一些地區屋頂系統有一個1千瓦的限制,在其他地區有1.5千瓦的限制。在一些上網電價補貼已大幅下降的地區,太陽能光伏發電已無法聯網。
2011年布里斯班的Ecogen會議上,穆里爾瓦特說:“我們原以為達到30%市場份額之前,這個情況不會發生。但是現在,這正成為現實。”
瓦特說,問題的部分原因是僵化的煤炭為基礎的市場,因為電網運營商沒有讓太陽能發電上網的激勵措施。她說,在某些方面,現在和二十年前的思想變化不大。當年,新南威爾士大學的一個團隊要為太陽能光伏電站建立第一個電網連接。他們需要經過同樣的手續,并申請一個660兆瓦燃煤電站許可證——這樣做只是為了一個1千瓦的電站。一些政策可能已經改變了,但他們背后的思維方式還沒有!拔覀冃枰淖兡茉词袌龅囊巹t,把重點放在如何促進小規模電站的發展,”瓦特說。
這部分取決于公眾的接受程度。但只有近十分之一的家庭現在安裝了太陽能光伏設備,看來技術沒有得到很好的應用。瓦特認為,部分是因為過度慷慨的補貼,大部分的公眾對光伏技術了解甚少,并且認為光伏發電是昂貴的。
但是,無論你對這個評估是否認可,或者同意瓦特的電網平價的定義。除非有一個10年的投資回報,而不是25年的回報,否則家庭小規模的光伏發電不具有吸引力。光伏行業也要改變其向公眾推銷的思維: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吸引力不再是賺錢,而應該是省錢。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最近的預測,到2060年,無論是光伏發電還是光熱發電,太陽能可以提供超過一半的世界能源需求和大部分的電力需求。這是基于2030年太陽能電池成本下降到約100美元/兆瓦時的預測。如果這一預測能夠實現,太陽能電池板的成本會下降到約50美分/瓦。<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1-9/201199110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