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從上海航天局獲悉,在全國矚目的天宮一號發射與對接任務中,上海航天局承擔了重要任務。天宮一號飛行器是兩艙結構,前為實驗艙,后為資源艙。資源艙主要為天宮一號提供動力,內有推進的發動機、電源系統等,它的總裝和結構設計都是由上海航天局負責。具體來說,上海航天局負責天宮一號電源分系統、對接機構分系統、測控通訊設備的研制。
相關技術人員介紹,整個交會對接任務中,天宮一號和神八兩個飛行器涉及到的風險比較大、需要突破關鍵技術的主要有三個:交會技術、空間對接技術、高壓電源系統,其中后兩個都是由上海航天局承擔的新技術。
12把鎖“綁定”天宮一號和神八
用在天宮一號上的對接機構,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空間機構,技術難度大。目前世界上,除了俄羅斯之外,就是中國掌握這項技術。這次的對接機構,我國歷時十幾年全自主研發。
上海航天局從2002年開始,研制這一對接機構,并已經進行了大量的地面試驗。在上海有一幢實驗樓,科研人員設計了一個1∶1重量的飛行模擬器,模擬飛行器在失重環境下進行對接,碰撞。在這個過程中,神八是主動,天宮一號是被動,對接以后主要是依靠天宮的動力在飛。
據悉,天宮一號和神八兩個飛行器的重量都很大,在太空中以第一宇宙速度(相當于每小時28440公里)飛行,并完成密封對接,難度可想而知,稍微刮擦都是不可想象的。據測算,要實現順利對接,兩個飛行器的相對速度不能超過每秒0.35米,橫向偏差不能超過18厘米。
當兩個飛行器糾正到非常精確的位置后,就要靠對接機構上的一套“鎖”來把它們緊緊鎖住。鎖一共有12把,每把鎖都是用鉤子緊緊地拉住,每個鉤子可以提供3噸多的力。分離前,彈簧推開鎖鉤再打開。最后,對通道進行密封檢漏,對接艙門打開,航天員就可以從飛船邁向天宮一號。
低軌道上第一次采用高壓電源
天宮一號的設計壽命是兩年,在兩年時間里它要和神八、神九、神十對接,其中電源系統是關鍵。若不能提供電能,所有的太空飛行器就是一堆太空垃圾。據悉,此次用于天宮一號上的是高壓100伏的空間電源系統。上海航天局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高壓電源可以使傳輸電力時損耗小,這對整個飛行器來說,發熱就少,對熱控有好處。同時,天宮一號是為了空間站做準備的,將來要建的空間站比現在的“天宮一號”還要大,那時必須是100伏的高壓,才能完成任務。
盡管我國在衛星上用高壓電源不是第一次,但在低軌道上采用高壓電源是第一次,而且所有設備是全部自主研制。低軌道上是指離開地球300公里—400公里的距離。低軌道的空間環境對電源系統來說比較復雜:一是每一個半小時飛行器能繞地球一圈,一圈里有50多分鐘太陽照到,30多分鐘照不到,一天要經歷16多個高低溫循環。二是空間站飛行附近的原子氧濃度非常高,不耐腐蝕的東西遇到了就會被腐蝕掉。三是低軌道上等離子體能量少,但濃度非常高,很快會在太陽帆板上集聚,形成電場,容易使太陽帆板放電。再加上今明年是太陽活動高峰期,當飛行器飛到北極或南極上空時,必須做好防護。目前,這三個問題經過上海航天科研攻關,都得到了妥善應對和解決。<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1-9/201192913552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