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矚目的新一代環保光源,LED以其高亮度、低熱量、長壽命等優點,被稱為21世紀最具發展綠色照明光源。目前,我國已將半導體LED照明列入了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已經初步形成外延片生產、芯片制備、封裝集成、LED應用的產業鏈。
在市場和政策的推動下,國內LED產業以井噴之勢迅速發展。2010年,中國LED產業規模大幅增長,從2009年的827億元上升到1200億元,產值年增長率超過70%,大大高于全球LED照明產業總產值50%的增長水平。其中,中下游產業鏈發展最為完整,占整體產值比重的90%。預計到2015年,我國將形成6000億元、年節電1000億千瓦時以上的LED產業規模。
特別是LED通用照明市場,吸引了最大的關注,一是因為它的市場足夠大,是今天LED TV市場的5-10倍;二是因為今年底或明年初,LED通用照明市場的元年就將來到,亦即LED照明燈具占總體照明燈具的比例將超過10%;三是與白熾燈、熒光燈和節能燈市場基本上被GE、飛利浦和OSRAM等少數幾家供應商壟斷不同,今天這些大燈具供應商生產的LED照明燈具只占全部燈具市場的10%左右,亦即LED通用照明市場還不是一個壟斷市場,這就是我們的機遇所在。雖然中國整體的LED產業并沒有先進的技術和國際市場份額上的優勢,但國內便利的市場條件為LED產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會。
不過,今天大多數LED芯片供應商都面臨出局的危險,因為他們生產的低壓LED芯片將越來越難以邁進LED通用照明市場。在整個LED產業鏈中,上游LED芯片及其芯片外延產業占有整個產業70%的利潤,封裝占有10%-20%,LED應用占10%-20%。雖然我國LED企業數量較多,但規模普遍偏小,企業的研發主要集中在下游的應用領域,在上、中游的研發投入相對較少。國內LED產業鏈不完整,關鍵環節往往缺失,面對德國、日本、美國的專利問題時,國內LED企業不得不繞路而行,另辟蹊徑。存在缺乏核心技術和核心專利、、標準及檢測手段滯后、創新能力不足、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市場無序競爭等問題,這是中國LED產業目前的發展狀況。
市場競爭壓力下,LED產業要想真正突破發展瓶頸,在市場上掌握話語權,就必須擁有較強的技術優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才能夠具備發展后勁。對于核心技術的掌握在未來幾年是最重要的課題,也是擺脫對技術強國依賴的唯一途徑。同時,必須推動LED產業鏈的合理布局,推動LED上中下游的協調發展,包括裝備技術、材料技術的同步發展,才能抓住機遇,帶來我國LED產業的繁榮。
上海作為長三角地區的龍頭城市,在我國LED產業的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半導體照明產業已初步形成產業鏈,半導體芯片制造、LED封裝方面擁有自主技術和商業人才,產業化經驗豐富,資本力量雄厚。
立足行業引導,推動LED產業化、市場化,加強產業鏈建設,建立我國自主和相對完備的LED產業鏈,是LED業界的共同任務,。為了LED產業自主、健康有序發展,助力產業鏈建設,上海照明電器行業協會借助第78屆中國電子展暨中國LED展的大平臺,推出“中國(上海)LED產業健康發展高峰論壇”,邀請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工業和信息化部半導體照明技術標準工作組、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中國照明電器協會、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等有關領導和產業界的技術專家,就如何引導LED產業自主創新和健康有序發展、國內LED產業與技術的發展現狀和趨勢、LED照明市場及應用以及LED及其應用產品標準化等議題做精彩演講和互動交流,為官產學研各界打造高層交流平臺和產業鏈協同對接合作機會。<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1-9/2011919935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