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力度加大
日前,國家應針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召開了領導小組會議,原則同意"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及節能目標分解方案、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業內人士認為,考核機制的完善,將大大提高地方政府對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的積極性。
而國家的大力推進,也將為節能環保等相關產業提供發展良機。據測算,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預計將超過3萬億元,占GDP8%左右。
推進節能減排力度加大
會議要求,各地區要抓緊分解落實節能減排指標,完善節能減排統計、監測、考核體系。知情人士表示,"十二五"期間問責制度將更全面、嚴格,相關措施將使"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得到大力推進。知情人士透露,作為考核體系的一部分,國家能源局此前初定的41億噸全國一次性能耗總量控制目標,即將進行分解細化。"一旦指標落實,就會對'兩高'行業實現剛性約束"。
光大證券研究員薛俊認為,隨著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推進,水泥、鋼鐵、造紙等產業將在目前緊平衡的供需關系中持續提高邊際效用,而有色、玻璃、化工等行業也將受益,但由于目前還未到供需平衡的臨界點,受益程度仍有待觀察。
3萬億市場徐徐啟動
近期,有關部門動作頻頻,相關政策不斷出臺。環保部印發《國家環保"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擬在國家層面投入220億元用于12個領域的重點科技任務,其中水污染防治領域擬投入50億元;大氣污染防治領域擬投入30億元;固廢和土壤污染防治擬分別投入20億元。并在6月28日發布通知,2011年中央財政將安排資金50億元,專項用于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全面實行以獎代補。6月23日,財政部、發改委選定北京、深圳、重慶、杭州、長沙、貴陽、吉林、新余等8個城市作為第一批示范城市。未來還將有一系列扶持政策密集出臺。
據介紹,《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中,高效節能技術和裝備、高效節能產品、節能服務產業、先進環保技術和裝備、環保產品與環保服務六大領域將被列為重點支持對象。
分析人士認為,整個"十二五"的節能減排相關產業的市場前景相當誘人,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預計將超3萬億元,占GDP8%左右。節能環保產業相關上市公司無疑將迎來重大機會。具體來看,相關上市公司包括雙良節能、智光電氣、泰豪科技等;環保產業主要涉及污水處理、固廢處理、脫硫脫硝除塵等,其中,污水處理領域上市公司包括碧水源、首創股份等,固廢處理領域主要有桑德環境等,龍凈環保則主要涉及脫硫脫硝除塵等領域。<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1-7/20117291723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