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走訪了大量的新能源公司、設備企業、風投、研究機構、專家學者中不妨看出一種現象——新能源在轉向,太陽能正在接力。風電增長趨于平緩,太陽能開始發力,試圖成為下一個投資熱點,從設備到發電,從投資到政策,無不彰顯著這種異動,種種跡象表明,新能源開始轉向了。
太陽能接力風電
在新能源不得不大發展而風電又必須停下來休整的背景和間隙下,太陽能看到了希望。從2008年開始,以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業在中國崛起。風電裝機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大發展,國內一二類風區也基本被瓜分完畢,只有三四類風區和海上風電還有空間可挖。今年開始,又傳出一些風機制造商遭遇財務困境和風機頻頻脫網的消息。
而另一方面,同樣從2008年開始起步的太陽能卻沒有風電的好運氣,一直糾結在高額的成本上,但可喜的是招投標價格從最初的4元已經降到1元,甚至更低。
另一方面,伴隨著國際太陽能市場的補貼削減,出口企業開始掉頭轉向國內市場。在新能源不得不大發展而風電又必須停下來休整的背景和間隙下,太陽能看到了希望。
最新消息,太陽能的“十二五”規劃正在從5吉瓦修改到10吉瓦,業內甚至認為會更高。而當前的裝機容量僅僅為0.6吉瓦。
發電企業的新機會
5月10日,中電國際新能源公司與第一太陽能簽署國際合作框架協議,其間,中電國際新能源公司公布其2020年的太陽能目標是2吉瓦。如今,已經在開展甘肅武威和白銀等太陽能發電項目。
光伏太陽能產業鏈是黃河水電布局中的重要一環。目標是,要從引領國內多晶硅科技發展的高度出發,抓好多晶硅的生產調試,努力消化吸收核心技術,占領技術制高點,并加快西安光伏產業基地建設,適時擴大多晶硅、光伏產能,計劃“十二五”末多晶硅產能達到7500噸,光伏電池產能達到 100萬千瓦,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從多晶硅到光伏并網發電的完整產業體系。
設備商轉向
太陽能是從完全政策性補貼的階段慢慢向完全商業化在過渡。目前這種不成規模的小型家居用太陽能必將會被越來越大的成規模的太陽能電站所取代。只有產業成規模了,成本才能降下來,才能有挑戰。但是,離散自動化與運動控制部中國及北亞區負責人羅森則認為,“中國的風電和太陽能還不太一樣,風能起步早,十年前就滲透了,ABB在太陽能市場的滲透方面晚了,所以要抓緊追趕。好在太陽能的一些電站產品與風電是類似的,所以很容易轉化!绷_森說ABB可以提供設備和太陽能電站的整體解決方案,但是不會向上游的電池行業發展,而是發揮系統集成和大型設備的優勢,迅速占領中國興起的市場。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1-6/20116101057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