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網絡的發展為UPS產業帶來巨大商機
市場需求和技術進步是推動UPS產業發展的兩大原動力。在我國所制定的“加快國民經濟和社會的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全面優化產業結構”的政策的激勵下,特別是在加入WTO后和成功地申辦2008年奧運會所帶來的巨大商機推動下,近年來,將計算機網絡技術,電信網絡和傳輸技術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互聯網數據中心(IDC)和多媒體數據中心(MDC)機房如雨后春筍般地出現在我國和世界各地。在這里,成千上萬臺的服務器,路由器和磁盤陳列機等“互聯網集群設備”被集中地安裝在同一IDC或MDC機房內,其所需的“供電電源功率密度”高達0.8kW/m2,當今在我國總電源功率需求量達1200~3000kVA的大型IDC機房的出現已屢見不鮮。這樣的IDC必須具備有向入駐的各類網站,企業和用戶提供能適應“突發性”的大“數據吞吐量”需求的,高“數據傳輸率”的,安全和保密的365d×24h/d的連續“互聯網增值服務”的能力。從而為各類網站和用戶提供能高速互聯和信息資源共享的優良運行環境。鑒于互聯網運行所要求的高度“時效性”,顯而易見,為達此目的,負責向IDC和MDC機房內的關鍵“互聯集群設備”供電的UPS供電系統所應完成的任務的重點將逐漸轉移到如何確保在互聯網、電信網及工業自動化控制網絡所運行的各種信息資源(數據,語音及圖像等)能高效,可靠和安全地進行遠程的信息處理、存貯和傳送,而不是僅局限于確保能不間斷地向互聯網設備供電。從某種意義上講,保護用戶的數據的重要性一點不亞于保護用戶的互聯網設備。對于這樣的高質量UPS供電系統來說,它應具有如下優異的運行特性:
1.1高可靠性
具有能提供365d×24h/d連續提供高質量的UPS“逆變器電源”的供電能力。這就意味著,在UPS供電系統的運行中,既不允許出現任何瞬間供電中斷/停電事故。也不允許在UPS運行中,出現由普通的市電經交流旁路直接向用戶的負載供電的局面。為此,要求UPS供電系統應滿足如下要求:
1)UPS單機本身的“故障率”低,目前大型UPS產品的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MTBF)為(2~4)×105h;
2)采用具有高度“容錯”功能的“N+1”型UPS冗余并機系統來進一步提高UPS供電系統的可靠性!病1+1”型冗余并機系統的典型MTBF值可達(1.4~2)×106h〕;
3)在整套UPS供電系統中,不應存在“單點瓶頸”性故障隱患;
4)允許在UPS“逆變器電源”連續供電的條件下,執行“不停電”的維護和檢修操作;
5)萬一在用戶設備端出現“短路”故障時,應將“故障”的影響范圍縮小到盡可能小的范圍。
1.2高抗干擾性
UPS供電系統能為互聯網設備獲得100%的高“可利用率”(低“誤碼率”,低數據傳輸“丟包率”,高網絡“接通率”),創造優良的運行環境。
大量的運行實踐表明,“電源干擾”問題是造成互聯網設備的“可利用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能否盡可能地消除“電源干擾”是確保信息網絡能否獲得100%的高“可利用率”的關鍵所在。在此需說明的是,“電源干擾”不僅來源于普通的市電電網,它還來源于“設計不完善”的UPS電源本身及用戶的互聯網設備本身。這是因為配置在IDC和MDC機房內的服務器、磁盤陳列機、交換機等均內置有“開關電源”。這種“整流濾波型”非線性負載會向UPS供電系統反射3~23次低次諧波“干擾”,其可能帶來的惡果之一是降低語音通話質量。
- 1
- 2
- 3
- 4
- 總4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1-5/20115251419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