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十二五”規劃的出臺,我國能源產業終于有了指路明燈。在全球氣候問題的強大壓力下,各國紛紛定制了能源結構調整策略。“十二五”的出臺,對我國能源消耗、戰略定位和發展思路做出了明確要求,為未來五年的能源發展開啟了穩健的第一步。
1月6日舉行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透露,《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編制工作將加快完成,并盡快上報國務院審議。其中,除了總體規劃,油氣管網、電網、LNG和石油儲備等重點專項規劃以及能源科技、電力、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煤層氣等專項規劃,也在加緊編制中。
能源局表示,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量化指標也將寫入“十二五”規劃,即到“十二五”末,爭取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達到11.4%。不僅如此,能源局還明確表示,水電將在其中擔當重任,要完成其中一半以上的任務,即水電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所占比重達到6.5%左右。
事實上,包括水電在內的新能源發展的思路已經非常明晰。盡管此前關于水電、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的爭議頗多,在此次透露的“十二五”規劃思路中可以看出,“積極發展”仍是主題。
關鍵詞1 積極發展水電
我國水能資源豐富,技術可開發量5.42億千瓦,仍有較大開發潛力。根據“十二五”規劃思路,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15%的目標,一半以上需要水電來完成,爭取到“十二五”末,水電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所占比重達到6.5%左右。
過去,中國水電發展曾圍繞生態和移民問題產生過較大爭議,在2010年,水電開發躍上了新起點,累積投產了9000萬千瓦,其重要性被能源局多次提及。根據能源局的發展思路,未來發展水電,必須解決好生態環保和移民的問題,一是要把水電與生態環保有機結合起來,切實做好在建、已建項目環保工作,加強水電環保技術研發應用,制定綠色水電平均標準和評價體系,實施“先移民,后工程”。二是把水電開發與幫助移民脫貧致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要創新移民的工作思路,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做到“移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
能源局表示,“建一座水電,富一方百姓,美化一片山川”,這句口號能否實現,要在水電站的批準環節來審查。
據悉,未來水電開發的重點是黃河上游、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怒江、瀾滄江等流域大型水電基地建設,其中,2011年全年水電開發新開工規模將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
關鍵詞2 高效發展核電
在能源局的發展思路中,減少煤炭依賴的第二個重要能源選擇就是核電。2010年中國核電發展步伐明顯加快,隨著嶺澳2期1號機組、秦山2期擴建3號機組建成投產,結束了中國3年沒有核電機組投產的歷史。
能源局透露,未來發展核電將在安全的原則下“高效發展”。其含義即要研發更為安全有效的核電技術,做好3代核電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加快研發固有安全性高的新堆型以及能適應不同規模電網的系列化核電堆型,盡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品牌。同時,積極參與國際上新堆型的合作研發。
據悉,未來5年能源局將“優先”安排沿海的核電建設,同時“穩步”推進內陸核電項目。接下來,田灣2期、紅沿河2期、三門2期、海陽2期等項目將陸續開工,桃花江1期、大畈1期和彭澤1期工程也將適時開工。并爭取在2011年開工新的項目。
關鍵詞3 積極發展風電
2010年中國風電連續5年翻番增長,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11年,能源局的重點工作之一仍是“堅定不移開發風電”。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1-4/2011418142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