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作為新興行業中發展迅速的產業,已經廣泛應用到日常生活中。LED的興起不僅僅是技術的升級,也是節能的一種直觀形式表現。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紛紛加入到LED行業中,LED整體產業鏈的門檻也逐漸降低。上游為單體芯片和晶體,中游為LED芯片處理,下游為封裝測試和應用。產業上游和中游的具有:國際競爭激烈,最具商業風險,最有科技含量和巨大資金支持等特點。在整個鏈條中,上游LED芯片及其芯片外延產業占有整個產業70%的利潤,封裝占有10%-20%,LED應用占10%-20%。
在全球能源危機,節能,環保,小型化日益成為焦點的大環境下,具有長壽命,色彩豐富等特點的LED半導體照明技術,正被廣泛的采納為節約能源的主要途徑。在達到同樣照明效果的條件下,半導體燈泡采用LED作為新型光源,耗能僅為傳統白熾燈的1/10,壽命為傳統白熾燈的100倍。
全球LED工業在日本,臺灣,歐洲,美洲,韓國,中國大陸都有不同程度的滲透。日本享有50%的份額,執全球LED工業的牛耳。
經過30年的發展,LED工業在中國大陸已經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產業鏈,覆蓋LED基片,晶圓片,芯片封裝和芯片應用。在2010年底,已經有超過1000家與LED相關的企業在中國大陸成立。這些企業主要從事下游的封裝和應用領域,在研發和芯片擴展上的能力比較落后。
從產業鏈來看,中游和上游LED產業對資本有較強的依賴性。雖然在2010年很多企業都表示要投資發展LED項目,但最終保持了觀望。在中國大陸,上游生產廠商數量占有很小的比例,芯片產品長期供不應求,積壓封裝廠商訂單的局面一直存在。
在產業中游,現階段受到科技和資金門檻的限制(如大功率設備和SMT設備等),在國內比較落后,而低級別封裝(如單列直插設備)可基本滿足國內應用領域的需求,而不需要大量投資。
在產業下游,不同的應用領域顯示出不同的特征,并且投資過熱的現象暫時存在。很多國內企業將長期的投資用于面對過度的競爭。據預測,2011年至2012年,將是這些企業面臨競爭惡化的時期。
雖然中國整體的LED產業并沒有先進的技術和國際市場份額上的優勢,但國內便利的市場條件為LED產業中下游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會。LED在國內的需求旺盛,如機場,高速建設和政府工程等。
隨著照明效率和技術的不斷提高,LED的應用領域已經從傳統的指示燈延伸到顯示屏,交通燈,背光燈,車燈,全景照明等領域,發展走向非常豐富。
中國政府近年來對LED照明產業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科技部副部長馬頌德曾經表示:固態照明產業集中在美國,歐洲,日本,以及亞洲的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中國大陸地區將很快擁有自己的高端LED生產能力和研發機構,但這需要國際的協作和支持。
2011年3月,日本發生里氏9級地震,電子行業頗受影響,比如LED工業在江門是全球LED芯片的重要研發基地,地震對全球整個LED產業的影響引發了業內同仁的關注。
據報道,在短期,地震對電子產業的影響尚不明顯,各下游生產商一般都有1至2個月的存貨,但如果地震的狀況得不到恢復,到6月份之后的成品價格影響會比較明顯。
當前國內并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國內大多數企業都依靠他過的技術做生產加工,在地震之后,供應鏈斷裂,會導致國內下游產業的崩潰!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1-4/20114141459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