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了網的風電中,90%是缺少調峰電源造成的!比珖䥇f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其勵說到。
調峰有多重要
在我國,風電并網難是老問題了,也是風電產業的頑疾。用戶的用電量隨時間變化,比如深夜用電量很少,如果發電裝置是火電或水電,這時可以少燒些煤、水閘的門放下一些,從而減少發電量。但是,深夜往往是風力較大的時候,人們無法讓風小一些,多發的風電由于不能儲存,只能白白浪費。如果有了調峰電源,如抽水蓄能電站,深夜多發的風電可以通過水泵把水從低處抽到高處,儲存起來,待到用電高峰時,再放開水閘,通過水電機組發電。風電變相地儲存在了高處的水中。我國現在急缺類似抽水蓄能這樣的調峰電源,所以很多風電只能浪費。
調峰已上升為主要矛盾
國家電監會1月發布的《風電、光伏發電情況監管報告》統計,2010年半年中,我國有超過27億度風電無法并網,按最低每度風電0.51元計算,半年中就浪費了近14億元。按照黃其勵的說法,其中12.6億元的浪費是缺乏調峰電源造成的。
看來,調峰電源建設滯后已經上升到了風電并網的主要矛盾,而諸如電網薄弱、市場消納、缺乏輸送通道等因素,僅僅是陪襯。
原東北電管局調度局副總工黃英矩說:“我做了一輩子電網調度工作,調峰一直是我國的大問題,沒有風電時都不好解決,現在加上風電,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原電力部生產司教授級高工蒙定中說:“國家一直實行‘上大壓小’政策,關停小火電,節能減排是正確的,但關停了的小火電大多承擔調峰功能,應該在關停的同時規劃建設相應的替代調峰電源,現在是用大容量機組調峰,只能出力50%左右,不經濟也不節能,低碳機組高碳運行,再加上風電,根本無法調峰!
由于我國奇缺調峰電源,無法滿足時刻變化的用電需求,常常拉閘限電。原水利電力部辦公廳主任沈根才表示,拉閘限電在很多時候并不是發電機組不夠用,而是缺少調峰電源造成的。
風電基地建設東中部先行
面對這樣的現狀,我國的風電應該何去何從? “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多是從風資源的角度考慮的規劃,根據我國調峰電源奇缺的現狀,應首先發展東部、中部的風電基地。在調峰電源比較好的地方首先發展,而后在陸續開發西北等地的風電資源,做到有先有后,分清輕重緩急!
與此同時,黃其勵認為,“十二五”期間,首先要特別加大對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力度,同時開展多種形式的蓄能方式研究(化學蓄電、蓄熱、蓄能) 和應用。 為改變目前火電大機組被迫非常規調峰的局面,推進風電開發,應補建一定數量的抽水蓄能電站。建議規劃抽水蓄能電站應占電源總規模不少于 10%!
因蓄能水電建設周期長,跟不上風電迅猛發展步伐,在有燃氣供應的地方,還可把在大城市用電中心關停的10-20萬kW燃煤機組改成燃氣機組,作電網調峰、無功、事故備用電源。投資省,見效快。
我國的風電高歌猛進了5年多,并網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解決調峰這個主要矛盾,風電才能大有作為!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1-3/201132591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