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會”期間,智能電網引起電力專家的熱議。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華表示,智能化是電力系統發展的必然方向,但是現在大家熱議的智能電網概念,其實應該稱為智能電力系統,才更符合其本義。
在用戶報裝接電的時候,電力系統智能化做得比較好的國家,會讓用戶填一個單子,把所有的用電需求都了解清楚之后,會提供給用戶一個最佳用電方案,詳細到甚至包括用戶什么時候用洗碗機、什么時候用洗衣機、什么時候用干燥機,然后提供一個用電指導方案,如果用戶照此執行的話,用電成本就會降到最低。在王炳華看來,其實這就是智能電網的一個重要體現,而這些,十多年前就有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在做,通常都把這樣的服務方案固化在電卡里。美國以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站在世界經濟的前沿,近幾年提出了很多新概念,包括智慧地球等,中國也有很多人跟風,把很多行業、應用冠以“智慧”之名,王炳華認為,這些問題一定要客觀看待,不能盲目跟風,重要的是根據現實需求來嘗試。
王炳華從事了幾十年的電力工作,對智能電網深有研究,他對正在研究或者正在推進智能電網產業的人提出忠告:首先是要把智能電網的概念搞清楚,究竟是叫智能電網還是智能電力系統?電網是什么概念?王炳華介紹說,電網包括輸電網、配電網,智能電網就是智能化的輸電網和配電網。但是如果只有輸電網和配電網智能化,電源卻沒有智能化,就不可能在整個電力系統實現智能化的效率提升。另外,用戶端的智能化也是一個關鍵環節,所以王炳華認為,應該用智能電子系統而非智能電網的概念,不能僅僅靠一根包含光纖的智能輸電線就實現所有環節的智能化。王炳華指出,電網智能化的前提是電源的智能化,電源包括燃煤電站、原子能電站,還有風能、水能、太陽能等等,各種電源與電網之間的接口也要適配。
王炳華最后指出,智能化是電力系統發展的大方向,這是肯定的。但是就像智慧地球一樣,中國不能盲目跟隨美國提出的概念,而應該腳踏實地,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需求開展科技創新!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1-3/20113151411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