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行業要聞>>國家電網將基建智能電網 預計十年內實現累計減排105億噸正文

國家電網將基建智能電網 預計十年內實現累計減排105億噸

2010/4/20 15:40:48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近日,國家電網公司在京發布國內企業首個綠色發展白皮書,提出其雄心勃勃的碳減排計劃,并對公眾一直關注的“清潔能源消納”和“智能電網”作出系統闡述。到2020年,國家電網將基本建成堅強智能電網,預計未來十年可推動實現二氧化碳累計減排105億噸,對實現我國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強度下降40%—45%目標的貢獻度超過20%。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經研究部部長馮飛的說法,這一目標“出乎意料”,它的提出對于綠色發展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

    《國家電網公司綠色發展白皮書》承諾,將積極提升消納清潔能源能力,預計到2020年,可消納清潔能源4.9—5.7億千瓦,占電力裝機容量的32%—33%。

    然而,主網架不強,跨地區輸送存在瓶頸制約是擺在面前的電網現狀,這已公認成為風電等清潔能源大規模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

    國家電網公司給出的答案是:我國的資源稟賦、國情、技術特性和經濟性決定了建設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的堅強智能電網,是實現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遠距離輸送和大范圍消納的唯一途徑。

    風電發展  遭遇“車多路少”

    “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遍地石亂走”,酒泉市的瓜州、玉門荒漠及肅北馬鬃山地區,素有“世界風庫”之稱。2009年8月8日,世界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在這里正式開工建設。然而,由于遠離電網和負荷中心,該項風電的消納和送出成為遠比風電建設本身更傷人腦筋的問題。

    同樣,在擁有最優質和相對穩定風源的內蒙古,風電廠發了電卻無法進入終端用戶,大部分風機在夜間低谷期棄風停運,遭遇“車多路少”的尷尬。

    內蒙古發改委能源處處長趙鋼深有體會:“當前內蒙古風電發展的瓶頸是并網問題,這已嚴重制約了風電發展!

    國家電監會《我國風電發展情況調研報告》顯示,目前全國風電場普遍經營困難,甚至虧損,還有近1/3的風電機組處于閑置狀態。

    近年來,我國風電發展速度大大超出原來的規劃預期,風電并網容量增速最近四年連續達到100%。

    對此,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胡兆光表示,盡管內蒙古自治區和國網公司都已承諾接納內蒙古風能發電,但目前風電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已經遠遠超出了電網承載的容量。

    “在當前的電網狀況下,一旦風電場同時發電,當地電網將立即癱瘓!焙坠饨忉,中國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區,而這些地方又是電網最弱的地區。中國風電大發展,將面臨電網不堪重負的大問題。

    清潔能源  調峰難題都留給了電網

    清潔能源“發得出”更要“送得走”。按照“建設大基地、融入大電網”的規劃布局,我國規劃在內蒙古、甘肅、河北、吉林、新疆、江蘇沿海等地區建設七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國網公司副總經理舒印彪指出,這些風電基地所在地區大多負荷較低,電網規模小,無法就地消納,需要依托更高電壓等級、大規模遠距離輸送。

    我國80%的水能資源分布在西南地區,76%的煤炭資源保有儲量分布在山西、內蒙古、陜西、新疆等西部和北部地區,95%以上的風能資源集中在“三北”地區和東部沿海,而2/3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東中部地區。

    近年來,我國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發展迅猛,風電裝機連續實現翻番式增長。有專家分析指出,2009年全國并網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613萬千瓦,2010年風電將達到3000萬千瓦,今后每年新增裝機可能達到1000萬千瓦左右。

  • 1
  • 2
  • 總2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科技日報
本文鏈接:國家電網將基建智能電網 預計十年內實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0-4/2010420154048.html
文章標簽: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