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對于LED行業來說是加速發展的一年,從各行業的應用擴展,但新技術的不斷研發,LED產業獲得了巨大的突破。目前除了中國大陸各城市LED路燈標案分批開始啟動,臺灣地區因為擴大內需預算也釋出許多LED路燈標案外,包括美國、歐洲,也陸續以比較有規模的方式開始試行LED路燈,這些行動都是為了要取代傳統路燈,以及試著在比較缺電的地區搭配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來產生地區性道路照明應用。
由于臺灣地區的LED路燈照照明標準(CNS15233)是在2008下半年才正式通過的,因此當前廠商所公布的LED規格數據大多為臺灣工研院(ITRI)所量測的初始值。預估在2009年Q2以后,正式通過CNS15233道路標準的LED路燈名單會陸續公布出來,屆時市場的成熟度,以及各地方政府采用的意愿和進度會提高。
觀察目前的LED路燈廠商,現階段發光效率的初始值都能通過CNS15233道路標準的Class-3水準(初始值↑45Lm/W),部分發光效率較好的廠商甚至能夠達到Class-2(初始值↑60Lm/W)。但是采用的光源(lightsource)多半為國外大廠(如Osram、Cree、Nichia等)的LED組件才能夠達到目前標準。
而在貿易保護主義有可能復蘇的隱憂下,可以預見未來在許多政府工程標案中,如果條件限定LED路燈組件及零組件都需要國內自制,將對于現有路燈廠商產生重大考驗。此外,目前路燈標案競爭激烈,如果需要在標案中脫穎而出,多半需要低價搶標。但是需要符合規格而采用國外LED組件的路燈廠商,其LED組件占LED燈頭總成本的40-50%,廠商根本難以獲利。因此除非國外LED組件價格大幅下降,否則僅能靠國內廠商提高產品規格才有機會符合LED路燈標準。
雖然現階段中國大陸與臺灣地區都以公共工程來扶植本土的LED相關業者,使得路燈市場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但是誘使廠商賠錢來低價搶標并非長久之計。政府一味釋出訂單的同時,也應該去思考如何扶植國內LED相關業者提升產品規格以及技術自主,對于行業來說才是良性的發展。■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0-1/20101281514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