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Plus標準自07年被電源廠商廣泛吹捧后,逐漸被消費者所熟悉。隨著節能概念的普及,80Plus標準由純臺系電源品牌逐漸覆蓋至大陸一、二線品牌。正當主流消費者苦苦等待80Plus普及之際,讓他們失望的是80Plus電源價格始終高高在上,無論是臺系廠商還是大陸品牌無不如此。80Plus電源似乎只針對少數中高端消費群體,讓人直呼“高成本的節能”。
市場上首款300元以下并通過80Plus認證的300W電源——航嘉多核R80
節能、環保是多年來各行各業倡導的議題,那么被廠家熱炒的80Plus電源為何遲遲沒進入主流市場呢?他們推出80Plus電源的意圖又在哪里呢?下面我們一同來分析。
臺系大廠:臺系電源大廠是全世界最具實力的電源工廠,也是最先宣揚80Plus概念的電源品牌,他們的80Plus電源型號繁多。但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這些臺系大廠都把國內外OEM業務放在第一位,國內的DIY零售長期市場處于“能賣就賣,沒人買就拉到”的狀態,甚少在品牌推廣、產品宣傳和渠道建設上花費過多的精力。因為為國外品牌機OEM的量和利潤都是DIY零售市場無法比擬的。因此要指望實力雄厚的臺系品牌率先打起80Plus的價格戰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臺系大廠并沒重視過國內DIY零售市場
國內電源品牌:縱觀國內品牌,有實力大批量生產80Plus電源的只有航嘉、長城等極少數大廠。更多中小品牌即使具備了研發80Plus電源的能力,但不具備批量生產80Plus電源的實力。何況這類品牌定位于入門級市場,推廣中高端電源并不實際,因此我們極少能看到他們在80Plus電源上做文章。
除了中小電源品牌外,DIY市場的中堅主力當屬航嘉等一線品牌。他們出貨量的大頭集中在150元-250元級別,產品以主流的250W-300W(額定,下同)為主。以300W電源為例,80Plus電源在原料成本上比普通電源高10%左右,另外還需要交納5000美元(每個型號)的認證費,換句話說,兩者的成本差距在20-30元之間。但兩者的零售價卻高達百元以上,并不成比例。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消費者對80Plus電源的熱情,“節能”、“省錢”似乎變成了紙上談兵。
市場上80Plus電源最大特色:貴
80Plus電源如此高的零售價,一方面是為了留給渠道代理商合理的利潤,保證DIY行業健康成長。但更重要的則是為了防止80Plus電源對主流電源的沖擊,從而保護整體產品線的戰略性。既能保護自身和渠道的利益,又能在消費者心中樹立品牌形象,因此,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一線大廠的80Plus電源都保持了較高的零售價。
但隨著中國在國際社會上承諾“減排”政策的實施,航嘉深感節能性產品對社會的重要性。同時作為電源行業的領導者,航嘉有責任也有義務推動節能電源的普及。為此,航嘉率先把多核R80這款通過了80Plus認證的300W電源殺價至280元,在同類產品中實屬第一家,名副其實80Plus電源普及先鋒!
來源:航嘉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0-1/2010121185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