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交流培訓>>LED半導體照明產業畸形“崛起”正文

LED半導體照明產業畸形“崛起”

2009/8/5 14:11:57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7月25日,由河北省政府與中電集團第十三研究所共同投資的半導體照明(簡稱LED)產業化項目正式投產,總投資達3.9億。
    7月15日,河北省投資10億元興建華北最大的LED產業基地。
    7月1日,全國首個LED地方標準《廣東省LED路燈地方標準》開始實施。
    近日,深圳42家半導體照明(LED)產學研重點單位共同簽署了標準聯盟,成為了國內首個LED產業聯盟。

    看到上述消息,人們不得不感嘆,LED產業好像跨過了春天,直接步入夏季。但是這種非常規發展也給LED產業帶來了諸多隱患。

借政策東風而起

    “現在做LED的企業真多,足有2000余家,這個數字太可怕了。”深圳市恒之源電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感嘆。

    據劉珍介紹,恒之源是國內最早進軍鐵路照明的LED生產企業,那時候做LED的企業還很少,大家都在觀望。而近兩年,由于利好政策的推動了LED產業來了一個大爆發。深圳市LED相關企業數量就由2007年的700余家,迅速發展到了如今的2000多家。

    LED的這次爆發,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2008年12月科技部提出的開展“十城萬盞”LED應用試點示范城市的思路。今年3月16日,科技部高新司把原來的10座城市改為21座。這些城市未來將獲得中央補助,在公共空間如道路、隧道、停車場與加油站等地方,安裝LED照明燈具。

    其實,這已經不是LED產業的第一次爆發了,而此前每次爆發都出現了政府的影子。中國LED銷量的首次快速增長,是從2003年正式啟動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工程后,對城市交通信號燈大規模置換開始的。僅信號燈這一項,就帶動當年我國半導體照明市場61%的高增長。

    據記者了解,當時LED正在全世界范圍內刮起了一陣照明改革風潮。在感受到LED的巨大誘惑后,當時的世界三大照明工業巨頭——通用電氣、飛利浦、奧斯拉姆集團紛紛與半導體公司合作成立照明企業。美、日、歐盟皆由官方成立專案,編列預算與計劃推行白光發光二極管照明。國家科技部為了及時與世界同步,聯合其他部委正式緊急啟動了“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

    LED的第二次發展來自2005年汽車用LED照明燈和室內LED裝飾燈市場的快速增長勢頭,相對上一年,兩者分別增長了53.1%和133.3%。在這一年中,國內半導體照明用LED市場銷量突破10億個達到11.7億個,比2004年增長了49.0%。 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國際需求大幅縮減時,LED產業把目光投向了國內市場。利好政策也隨之而來,2008年12月科技部提出了開展“十城萬盞”工程。另外,LED還憑借其壽命長和節能優勢,被定義為節能減排、拉動內需舉措的重要抓手,頻頻出現于國家各部委的政策文件和實施綱要中。

    在各個產業都發生滑坡之時,LED卻上演了一出逆市上揚的好戲。根據賽迪顧問對中國LED市場的跟蹤研究,2008年中國LED市場總規模達到185.4億元,同比增長8.3%。

    在“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的推動下,我國的LED產業已初步形成了包括LED外延片的生產、LED芯片的制備、LED芯片的封裝以及LED產品應用在內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深圳市、南京市等各大城市也紛紛響應號召,斥巨資組建LED產業園和產業基地,并頒布相關LED產業發展規劃。目前,我國的LED產業已經形成了4大片區、7大基地的產業格局。

    在巨大內需的拉動下,LED產業前景一片光明,根據臺灣拓墣產業研究所預估,中國內地在“十城萬盞”等政策帶動下,今年LED路燈市場將需求140萬盞,明年預計還將增長79%,達250萬盞,占全球LED路燈需求超過5成。另外,大規模LED照明與戶外廣告牌應用也將以較快的速度增長。據《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從中投顧問得來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整個LED產業的產值將超過1500億元。

政府是不是太急了

    但是這樣一個“爆發”對于LED產業,尤其是路燈行業真的是上策嗎?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答案是否定的。

    面對LED產業的畸形爆發,眾多業內人士均表示,政府推進有點過急過快,有撥苗助長的嫌疑。

    劉珍表示,LED產業的發展需要一個從小到大,從單一品種到多樣化逐步發展過程。但是LED路燈行業就像突然之間興起來一樣。

    “其實這些LED路燈企業已經不堪重負了。這些企業是從去年開始興起的,存在的問題很多,比如門檻過低,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它們根本無力承擔‘十城萬盞’的重擔。如果這種狀態再持續兩年左右,這些企業的優劣就會完全體現出來,到時很可能會出現重新洗牌甚至大浪淘沙的情景!眲⒄湔f。

    “而政府的拉動會使銀行放開口子。越來越多的投機者將進入LED產業。這樣一來,勢必會使產業發生‘虛假’過剩,并進一步導致銀行呆賬死賬比例的增加!鄙钲陂L森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曾冠軍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

    就連一直是LED堅定支持者的中國照明學會副理事長吳初瑜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亦表示,LED確實是一個好光源,值得扶持,但政府確實需要穩一點,不能過急過快。

    和很多新型的產業一樣,LED也存在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缺乏核心技術和相應的行業標準。據記者了解,全球LED照明產業一半以上的專利來自日本,中國內地只占5%。而從專利質量看,美國和德國的質量較高。數量居前五位的專利權均來自日本,即東芝、松下、夏普、NEC、日亞化工。

    “所以我們的LED產品出口常常會遭遇這樣或那樣的技術和專利壁壘。比如說使用熒光粉、熒光粉加藍光,這樣的專利人家都有申請,國外企業的專利覆蓋面都比較廣!鄙钲谑邪雽w行業協會秘書長金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去年,ITC(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起的一項專門針對LED專利侵權的“337調查”案就給我國LED企業提了個醒。據深圳市知識產權局透露,此案一旦敗訴,中國就將有近1億美元的LED產品被禁止對美出口。

    相應的,我國LED企業研發基礎十分薄弱,創新能力相對不足。即使在占據全國市場44.3%份額的深圳市,所申請的專利也僅為1121件。其中51.8%為實用新型,發明僅占30.8%,并以二次發明為主,原創性發明比重不高。

行業標準缺位成發展瓶頸

    “由于LED道路照明產品還屬于照明行業的‘新生兒’,LED產業的全國標準尚未出臺,質量評價無所依據。各地廠家的產品規格都不一樣,一旦企業遭遇不幸,產品的售后和維修將是一個大難題!痹谲娬f。

    據記者了解,目前全國只有一個在7月1日開始實施的《廣東省LED路燈地方標準》。就算是這個唯一的地方標準,也正在飽受標準偏高、面窄、企業起草標準是否公正等方面的質疑。

    由于目前產業內并無領導廠商可絕對主導產業發展,以至于LED無論在產品規格或測量上均缺乏適當標準。目前市場上LED照明相關產品種類繁多,產品魚目混珠,造成了市場的不規范。而產品的多樣性也造成企業很難集中大規模生產,使LED照明產品的品質受到一定影響。為使各種不同形式及用途的LED光源產品,尤其是目前市場已經啟動且需求巨大的LED道路照明產品能有正確、可靠且具一致性的評估體系,制定相關的LED標準便成為迫切需求。 
    “市場有時是短視的。目前,LED燈具的價格較貴,普通消費者可能寧愿買高耗能但價格較低的傳統燈具,也不會接受價格較高的節能產品。在市場失靈的時候,就需要政府發揮作用!敝袊ㄔO報的一篇文章指出。

    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秘書長吳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現在阻礙LED發展的一個瓶頸就是能效的檢測標準!鞍雽w照明這項技術目前還在走向成熟的階段,全世界迄今為止都沒有統一的檢測標準,所以它的市場競爭也相對無序。我們應該先鼓勵企業標準和行業標準,然后逐漸上升到國家標準,不然國家標準沒出臺,我們就只能等著!眳橇嵴f。

市場認知不夠

    另外,正在風生水起的LED產品似乎尚未得到消費者的認同和青睞,銷售領域大多集中在政府采購領域。

    “你知道什么是LED嗎?”記者帶著這個問題隨機采訪了10名普通消費者。其中有3人表示只是聽說過但不了解,6人表示有初步了解,只有1人表示比較熟悉,但是沒有人表示有意愿購買。

    消費者不買賬,最終只能靠政府買單。據曾冠軍介紹,國內LED產品的銷售更多的還是集中在亮化工程、戶外顯示、事業單位的看板、顯示器等政府支持或強制采購領域。“雖然這部分市場已經逐步成熟了,但是也給政府帶來了太多的尋租空間。”曾冠軍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

    “國內尚未普及LED在日常通用照明上的應用,是與其目前的生產成本及銷售價格息息相關的,LED的價格比傳統照明工具的價格要高很多!眲⒄浣o記者算了一筆賬,老百姓買一個熒光燈管和鎮流器只需要30元左右,而一個內飾LED燈管需要花150元,相差5倍之多。

    “對節能燈的接受熱情普遍不高的普通消費者,更不會關注更貴的LED燈了。”劉珍表示。

    金鵬則表示,導致LED價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是生產成本中的材料成本高昂,F在一個LED燈,芯片的成本就占到50%以上,很多LED芯片都是用藍寶石做基底,甚至有些用更昂貴的碳化硅。由于這些因素的存在,導致LED還無法短期內在居民日常照明上獲得有效普及。

產業結構不合理

    從產業結構上看,由于LED中上游產品壁壘極高、技術要求高,我國企業很難進入中上游,而是大多集中在下游產業。

    《關于印發深圳市LED產業發展規劃(2009~2015年)的通知》中指出,從產業結構來看,深圳市LED企業雖然涵蓋了上中下游的各個領域,但是其比例相差懸殊。據不完全統計,深圳市LED企業中,處于下游的應用產品企業、封裝企業、配套企業各約占33%,外延芯片等中上游企業僅占1%。另外,從產業結構來看,分裝、應用和配套產品各約占銷售總額的30%、60%和9%,而處于中上游的外延及芯片的份額則不足1%。

    并且,在LED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均缺少有相當規模和實力的龍頭企業,F有大企業的帶動性遠遠不夠致使我國LED產業的總體競爭力較弱,專業分工帶來的集群效應遠未得到體現。

做大做強還靠自己

    對于今后的政策,曾冠軍建議,政府不應該大批量地上馬相關應用項目。而應該把投資放到研發領域,尤其是芯片的研發,逐步實現核心技術本地化。

    曾冠軍還對今后LED市場的走向作出了預測,他認為,信號燈、室內商業照明以及亮化工程和戶外顯示領域仍然是今后發展的重點。因為,在這些領域,LED已經能將節能、環保、壽命長、基本無須維修的優點發揮得淋漓盡致。而路燈和通用照明則還沒有到快速發展的時機。

    不過,吳初瑜卻認為,LED最為新型的照明光源存在很多優點也有一些不足。對于這些優缺點我們應該客觀地對待。就目前來講,我國發光效率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而LED產品的價格也以每年20%~30%的速度在下降。目前存在的問題在一兩年內是應該能得到緩解甚至解決的,從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國并不次于西方發達國家。

    有文章稱,中國LED照明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政策機遇,發展前景廣闊,但我國能否抓住LED產業發展機遇,做大做強,歸根結底要靠自己。自主創新是中國LED產業突破重圍的唯一出路。只有通過不斷創新,中國LED產業才能開辟出一條“中國式”道路,在日益增強的國際化競爭中掌握更多的話語權和主導,才能在廣闊的市場機遇下做大做強中國LED產業。

    中國電子報的一篇報道則稱,“對今后的國內LED產業的發展來說,不僅僅是產業和經濟規模的擴大,更重要的是一個抓住二次創新、建立自主知識產權體系的重大機遇。在LED作為指示應用器件產品的時代,核心技術大量集中在上游領域,而目前在該領域的原創性核心技術上,我國LED業間的突破空間已經相當有限。在當前半導體照明應用蓬勃發展的歷史性時期,一方面是在傳統的技術領域對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空間有限,并且相當一部分重要的國際核心專利也即將面臨失效;另一方面,則是產業發展的重心開始后移,應用領域量大面廣,且各自存在互不相同的技術突破區間和不同側重點,建立我國在半導體照明應用領域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正當其時,而這個目標的實現,必須建立在全行業、全方位、持續不斷的科技創新工作基礎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與非網
本文鏈接:LED半導體照明產業畸形“崛起”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9-8/200985141157.html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