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利用風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古代利用風能作為動力,用風帶動簡易的傳動裝置,用以磨米、灌溉和排澇。一直到現在,在歐洲的很多地方,還可經常見到似乎是堂·吉訶德“曾與之戰斗過”的風車——在磨房上空堅決而緩慢的旋轉著。但是數千年來,風能技術發展緩慢,并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機以來,在常規能源告急和全球生態環境惡化的雙重壓力下,風能作為新能源的一部分才重新有了長足的發展。風能作為一種無污染和可再生的新能源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也是世界可再生能源中最具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產業之一。
在國家政策的強力支持下,風電在中國迅猛發展。近幾年更可以用爆炸式的發展來形容,年平均70%的增長遠遠高于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年均30%的平均水平。即使是在經濟危機深重的2008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的累計增長依然高達106.5%。風電機組制造企業從2004年的6家迅速發展到70多家。據專家測算,到2010年,現有70多家風電設備制造企業的產能將達到3500~4000億kW。今后十年,風電設備制造可能維持1000~1500億kW的年平均增長。因此,近段時間以來,有不少專家認為,中國風電已經陷入了非理性發展,風電“瘋”了。那么,中國風電發展的狀況到底怎樣?風電真的要變成“瘋電”么?!請關注本期深度報道《風電≠“瘋電”:諧音還是當然?》。
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各種逆變器在各行業中應用十分廣泛,變頻調速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基于PWM控制器和IPM模塊的變頻電源設計》一文介紹了采用SA866產生SPWM信號對智能功率模塊PS21255進行控制,實現異步電動機變頻調速的設計方案。
熱設計是電力電子設備設計的一項重要內容。在當前市場要求產品小型化和高功率密度的形勢下,很好地解決產品的散熱問題是設計人員應充分考慮和重視的內容!電力電子設備熱設計的分析及應用》文章對電力電子設備的熱設計進行了詳細分析,并針對風機變流器和并網逆變器提出了熱設計的分析及應用。
諧波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非線性負載所致。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電力諧波問題已經成為一種電網污染和公害。在《淺述變頻空調的諧波抑制方法》論文中作者詳細介紹了目前變頻空調抑制電流諧波所采取的功率因數校正(PFC)方案,提出了不同功率等級變頻空調應選用的校正方式。
用于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無軌電車、地鐵和地下交通工具等的大功率應用功率模塊對封裝技術的要求非常高。過去幾年中,技術專家一直在對燒結技術的工業化進行研究,目前已經開發出的獨立燒結粘貼層,《功率模塊的燒結技術》文章介紹的燒結技術正是這一開發成果在企業層面很好的應用。
7月8日,第六屆亞洲風能大會暨國際風能設備展覽會(WPA)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隆重開幕。在同期舉辦的中國風電產業投融資論壇上,來自政府、企業、研究院、金融機構等各界人士共同探討了中國風電裝備業的有序發展問題,旨在謀求行業的共贏,讓風電在中國不會成為“瘋電”。
風電的快速發展也引起了媒體在極大關注,在WPA展會同期,各大媒體舉辦的研討會紛紛登場,從整機、零部件、制造、融資等不同方向對風電的發展進行論證,由《變頻器世界》、《電源世界》聯合主辦的“第三屆電力電子創新技術及解決方案研討會”也乘“風”啟航,與大家共同分享了最新的電力電子器件及系統技術發展現狀,以及面向風力發電及光伏發電的電力電子創新技術及解決方案為行業帶來的價值!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9-8/20098261029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