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總理指出,積極發展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無錫尚德公司集團辦經理夏愛民在與《投資者報》研究員交流時談到,這是太陽能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他甚至認為2009年將是中國綠色經濟元年。不過從光伏產業的發展機遇來說,2009年確實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光伏政策力度加大
進入2009年,扶持光伏產業的政策力度突然提速。
2009年3月26日,財政部發布了《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決定對達到條件的部分光伏建筑進行每瓦最多20元人民幣的補貼。這個政策,在行業內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僅江蘇一省就上報了400兆瓦的項目,無錫尚德一家就上報了179兆瓦的計劃。
7月16日,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表示,下一步財政部門將重點抓好五大新能源支持發展體系的建設與落實,即圍繞“光伏發電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生物質能源發展、風電規;_發”五項重點領域,力爭在重點領域、重點產業取得突破。
不過生物質能要與人爭糧,現在還看不到大規模使用的前景。聯合國食品權利特別觀察員讓?齊格勒甚至認為:“把高產糧食農田用于生物燃料生產是一項反人類罪行!倍L能的話,有一個數據比較。一個占地10公頃的核電站可達到150萬千瓦的能量功率,那么能夠生產同等能量的風力發電設備需占18700公頃!
這五大領域,無論從環保角度、還是產業發展角度看,更有希望得到突破的是前三者,而第一項和第三項都與太陽能是緊密相關的。
新能源關鍵還要落到能源上來,一是要降低能耗,另外要減少黑色化石能源利用, 增加綠色清潔能源的使用。碳減排的壓力不斷上升,意味著清潔能源的前景會看好,而現在主要的清潔能源中,風能、現代生物質能和太陽能,太陽能的前景最為看好。
從長遠看,太陽能光伏發電在不遠的將來會占據世界能源消費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規能源,而且最終將成為世界能源供應的主體。
根據歐洲聯合研究中心(JRC)的預測,到2030年清潔能源在總能源結構中占到3 0%以上,太陽能光伏發電在世界總電力的供應中達到10%以上;2040年清潔能源占總能耗50%以上,太陽能光伏發電將占總電力的20%以上;到21世紀末清潔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占到80%以上,太陽能發電占到60%以上,顯示出重要戰略地位。
國內近期又有關于太陽能的政策出臺。7月21日,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的通知》,決定綜合采取財政補助、科技支持和市場拉動方式,加快國內光伏發電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并計劃在2-3年內,采取財政補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兆瓦的光伏發電示范項目。按不同項目,可以給予總投資額50%-70%的補貼。
新能源重磅規劃遲遲難出
可是,就在政府密集出臺了很多新能源政策時,期待已久的“新能源規劃”卻遲遲沒有出來。
為什么新能源規劃遲遲難出?據分析,新能源規劃經過了重大的調整,不僅僅是應對金融危機的手段;還是應對氣候變化,調整能源結構,實現能源的可持續發展的手段;將是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成為搶占未來經濟發展的“制高點”。
新能源規劃對于未來中國經濟的分量將超越十大產業振興規劃。權威人士透露,到2020年,風能發電規模將由2007年初定的3000萬千瓦調整到超過1億千瓦,核電機組的裝機容量要突破700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規模由原先的180萬千瓦調整到2000萬千瓦。預計此期間內,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總投資將超過3萬億元。
對于這樣重大的新能源規劃出臺,領導層選擇謹慎行事也是正常的。而且目前還存在各種問題,影響其實施。
實際上,有關新能源的上網問題,現在還沒解決。內蒙古電建第一公司的副總工程師閆志忠向《投資者報》研究員介紹道,新能源會給電網調節造成很大問題。新能源發電節能環保,確實不錯。但是風能、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穩定性較差,即使靠火電等其他發電調節,也不是那么容易。一個大型火力發電機組,并不是想開就開,想關就關。據統計,全國有三分之一的風力發電上網有困難,而內蒙古的比例更高。
無錫尚德的董事長施正榮也向《投資者報》研究員透露,國家電網的總經理劉振亞近期就新能源并網問題到無錫進行調研,兩人進行了3個小時深入的技術交流,F在新能源并網的技術依然是難題,而正在推進的智能電網規劃將有助于新能源的發展。未來,發展新能源不單單是一個制造成本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電網的調峰能力。
其次,就是相關補貼資金的問題。財政部近期推出的“金太陽”工程和前期的“光伏屋頂計劃”相互呼應,預計對行業的補貼金額在100億元左右,拉動500MW的裝機。這個100億元的規模,已經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想,F在電價中,如果每度電加收了2厘錢的新能源附加費用,按照目前的用電量,一年僅能收到70多億元。而現在光是太陽能光伏產業就補貼100億元,那整個的補貼盤子將會更為巨大。即使這樣的額度能夠實現,但是與市場的需求相比,還是杯水車薪。單拿太陽能屋頂來說,江蘇一省就上報了400兆瓦的項目,就需要補貼60-80億元。所以,在7月21日出臺的“金太陽”工程計劃中,政府干脆就規定原則上,每省、市示范工程總規模不超過20兆瓦。
新能源規劃一直未能出臺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年底要召開的哥本哈根會議。該次會議上,各國一定會爭取更多的碳排放量,以及更多的生存空間。過早把新能源規劃推出,等于把我國能源發展的底牌攤出,也就將碳減排的底限告訴了別人。
盡管,中央軍還按兵不動,但是地方軍已經急不可耐了。新能源規劃方面, 江蘇、浙江、上海、山東省均已頒布或即將出臺新能源規劃,而內地的江西也在加緊擬定規劃。另外,江蘇、浙江、江西、四川、河北等省份紛紛推出了自己的光伏產業規劃。江蘇希望在2009-2011這3年,爭取在全省建成光伏并網發電裝機容量400兆瓦,并規劃了2009-2011每年的并網電站目標電價(含稅)分別為2.2元、1.7元和1.4元/每千瓦時。
上面的省份,本來就是光伏產業大省,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有利于企業在2010年之后的大發展占領先機。而其他的一些省份也開始發力。就在敦煌10兆瓦并網光伏電站競標剛剛落下帷幕,大家突然發覺,10兆瓦的項目似乎太小。
寧夏石嘴山市打算建500兆瓦的光伏發電站;位于青海柴達木盆地的烏蘭縣更是與尚德簽署了5G瓦(5000兆瓦,將接近或大于2009年全球總裝機量)光伏并網發電項目的戰略合作協議。協議最終實現還會有很長一段路,但這說明了各地對光伏產業的白熱化競爭。 ■
光伏政策力度加大
進入2009年,扶持光伏產業的政策力度突然提速。
2009年3月26日,財政部發布了《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決定對達到條件的部分光伏建筑進行每瓦最多20元人民幣的補貼。這個政策,在行業內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僅江蘇一省就上報了400兆瓦的項目,無錫尚德一家就上報了179兆瓦的計劃。
7月16日,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表示,下一步財政部門將重點抓好五大新能源支持發展體系的建設與落實,即圍繞“光伏發電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生物質能源發展、風電規;_發”五項重點領域,力爭在重點領域、重點產業取得突破。
不過生物質能要與人爭糧,現在還看不到大規模使用的前景。聯合國食品權利特別觀察員讓?齊格勒甚至認為:“把高產糧食農田用于生物燃料生產是一項反人類罪行!倍L能的話,有一個數據比較。一個占地10公頃的核電站可達到150萬千瓦的能量功率,那么能夠生產同等能量的風力發電設備需占18700公頃!
這五大領域,無論從環保角度、還是產業發展角度看,更有希望得到突破的是前三者,而第一項和第三項都與太陽能是緊密相關的。
新能源關鍵還要落到能源上來,一是要降低能耗,另外要減少黑色化石能源利用, 增加綠色清潔能源的使用。碳減排的壓力不斷上升,意味著清潔能源的前景會看好,而現在主要的清潔能源中,風能、現代生物質能和太陽能,太陽能的前景最為看好。
從長遠看,太陽能光伏發電在不遠的將來會占據世界能源消費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規能源,而且最終將成為世界能源供應的主體。
根據歐洲聯合研究中心(JRC)的預測,到2030年清潔能源在總能源結構中占到3 0%以上,太陽能光伏發電在世界總電力的供應中達到10%以上;2040年清潔能源占總能耗50%以上,太陽能光伏發電將占總電力的20%以上;到21世紀末清潔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占到80%以上,太陽能發電占到60%以上,顯示出重要戰略地位。
國內近期又有關于太陽能的政策出臺。7月21日,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的通知》,決定綜合采取財政補助、科技支持和市場拉動方式,加快國內光伏發電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并計劃在2-3年內,采取財政補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兆瓦的光伏發電示范項目。按不同項目,可以給予總投資額50%-70%的補貼。
新能源重磅規劃遲遲難出
可是,就在政府密集出臺了很多新能源政策時,期待已久的“新能源規劃”卻遲遲沒有出來。
為什么新能源規劃遲遲難出?據分析,新能源規劃經過了重大的調整,不僅僅是應對金融危機的手段;還是應對氣候變化,調整能源結構,實現能源的可持續發展的手段;將是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成為搶占未來經濟發展的“制高點”。
新能源規劃對于未來中國經濟的分量將超越十大產業振興規劃。權威人士透露,到2020年,風能發電規模將由2007年初定的3000萬千瓦調整到超過1億千瓦,核電機組的裝機容量要突破700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規模由原先的180萬千瓦調整到2000萬千瓦。預計此期間內,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總投資將超過3萬億元。
對于這樣重大的新能源規劃出臺,領導層選擇謹慎行事也是正常的。而且目前還存在各種問題,影響其實施。
實際上,有關新能源的上網問題,現在還沒解決。內蒙古電建第一公司的副總工程師閆志忠向《投資者報》研究員介紹道,新能源會給電網調節造成很大問題。新能源發電節能環保,確實不錯。但是風能、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穩定性較差,即使靠火電等其他發電調節,也不是那么容易。一個大型火力發電機組,并不是想開就開,想關就關。據統計,全國有三分之一的風力發電上網有困難,而內蒙古的比例更高。
無錫尚德的董事長施正榮也向《投資者報》研究員透露,國家電網的總經理劉振亞近期就新能源并網問題到無錫進行調研,兩人進行了3個小時深入的技術交流,F在新能源并網的技術依然是難題,而正在推進的智能電網規劃將有助于新能源的發展。未來,發展新能源不單單是一個制造成本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電網的調峰能力。
其次,就是相關補貼資金的問題。財政部近期推出的“金太陽”工程和前期的“光伏屋頂計劃”相互呼應,預計對行業的補貼金額在100億元左右,拉動500MW的裝機。這個100億元的規模,已經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想,F在電價中,如果每度電加收了2厘錢的新能源附加費用,按照目前的用電量,一年僅能收到70多億元。而現在光是太陽能光伏產業就補貼100億元,那整個的補貼盤子將會更為巨大。即使這樣的額度能夠實現,但是與市場的需求相比,還是杯水車薪。單拿太陽能屋頂來說,江蘇一省就上報了400兆瓦的項目,就需要補貼60-80億元。所以,在7月21日出臺的“金太陽”工程計劃中,政府干脆就規定原則上,每省、市示范工程總規模不超過20兆瓦。
新能源規劃一直未能出臺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年底要召開的哥本哈根會議。該次會議上,各國一定會爭取更多的碳排放量,以及更多的生存空間。過早把新能源規劃推出,等于把我國能源發展的底牌攤出,也就將碳減排的底限告訴了別人。
盡管,中央軍還按兵不動,但是地方軍已經急不可耐了。新能源規劃方面, 江蘇、浙江、上海、山東省均已頒布或即將出臺新能源規劃,而內地的江西也在加緊擬定規劃。另外,江蘇、浙江、江西、四川、河北等省份紛紛推出了自己的光伏產業規劃。江蘇希望在2009-2011這3年,爭取在全省建成光伏并網發電裝機容量400兆瓦,并規劃了2009-2011每年的并網電站目標電價(含稅)分別為2.2元、1.7元和1.4元/每千瓦時。
上面的省份,本來就是光伏產業大省,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有利于企業在2010年之后的大發展占領先機。而其他的一些省份也開始發力。就在敦煌10兆瓦并網光伏電站競標剛剛落下帷幕,大家突然發覺,10兆瓦的項目似乎太小。
寧夏石嘴山市打算建500兆瓦的光伏發電站;位于青海柴達木盆地的烏蘭縣更是與尚德簽署了5G瓦(5000兆瓦,將接近或大于2009年全球總裝機量)光伏并網發電項目的戰略合作協議。協議最終實現還會有很長一段路,但這說明了各地對光伏產業的白熱化競爭。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北極星電力新聞網
來源:北極星電力新聞網
本文鏈接:光伏產業:光伏搶跑新能源整體規劃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9-7/2009729154032.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9-7/2009729154032.html
文章標簽: 電源在線/光伏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