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多災多難、歷經考驗的一年。年初襲擊大半個中國的冰雪災害、舉國悲痛的5月汶川地震。一切都還沒有消停,在我們還從未從哀痛中走出來,北京奧運來了。然后,金融風暴也不忘差上一腳,所到之處,實體經濟萎縮。一夜之間,珠江三角洲就有5萬中小企業關門大吉,形勢的嚴峻性可見一斑。
電源產業增長緩慢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強力沖擊下,電源產業經歷著一場嚴峻的考驗,如何黯然度過這個冬天已成為不少企業當頭一棒。從整個宏觀來看,金融海嘯嚴重消弱了整個歐美半導體產業。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歐美市場開始急劇萎縮,甚而開始崩潰。不少國際知名大廠因禁受不住這個突如其來的嚴冬而破產,如奇夢達、北電等;而抵抗力稍強一點的企業,也在上演著減薪裁員的風潮。受損嚴重的歐美市場,國際知名大廠也難以獨善其身。微軟、愛立信、谷歌、摩托羅拉、索尼、聯想、松下、佳能等全球知名企業相繼拋出了裁員公告。而且,據粗略統計,2009年1月份全球的工作崗位差不多以每日兩萬個速度銳減。
歐美消費市場的萎縮,帶來的直接影響是國內出口停止,電源企業訂單驟減。臺達電鄭崇華指出,據目前公司接單狀況來看,今年第4季業績不會比第3季好,因為客戶希望控制庫存減少,下單都比較短,和過去明顯不同。而國內電源企業,都抱著一種謹慎的態度去理性看待這場危機,一方面盡快回攏資金,另一方面,也在借這個機會把挑戰轉化為調整產業結構、強化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競爭力的機遇。
據了解,一向是重要需求領域的IT、汽車電子、LCD inverter等受金融風暴影響,企業訂單已大幅減少了10%-30%。而電源產業,也一改前幾年急劇增長的步伐,步入增長緩慢的嚴冬期。
內需成增加新契機
經歷了冰雪災害、汶川地震和金融風暴后的國內市場經濟,依然保存著良好的運行態勢。而災難過后的設施重建,也將為電源產業帶來強大的市場需求,也為電源產業“保增長”提供新機遇。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支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了內需十項舉措,并確定了4萬億的投資計劃。他表示,當前要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出臺更加有利的擴大國內需求措施,促進經濟平穩快速增長。其中,這十項措施涉及到的領域有:學校、醫院等文衛事業建設,公路、鐵路和城市輕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電站、移動基站等災區災后重建工作等十項舉措。
初步匡算,實施上述工程建設,到2010年底約需投資4萬億元。2008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資1000億元,2009年災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億元,帶動地方和社會投資,總規模達到4000億元。近日召開的深圳市四屆人大六次會議上,深圳市市長許宗衡明確表示,2009年軌道交通建設要有新突破。2009年,深圳將完成軌道交通建設投資190億元,基本完成5條地鐵線路土建主體工程,全面展開6個綜合樞紐建設。在各地政府部門落實中央政策綱領的推動下,廣闊的潛在市場將成就電源企業新一輪的增長。關于新的一年電源行業發展的領域,詳見本刊02期深度報道欄目《透析金融風暴中的電源產業》一文。
外資強勢進駐
日臻飽和的歐美自動化市場讓不少國際廠商調轉矛頭,尋找新的市場。而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也成了不少廠商強勢進駐的焦點。美國《斯托克頓紀事報》評論,2008年中國是最大的贏家。2009年,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將成為世界經濟復蘇的契機。另據《日本經濟新聞》與中國、韓國等多家有影響力的媒體共同發起的聯合調查顯示,中國、印度、韓國等國都更具有投資魅力。
目前整個電源市場,外資、外銷企業強勢注入,讓原本就不平靜的國內市場硝煙滾滾,同時也加劇了行業之間的競爭。一方面,自動化程度高的歐美企業憑借多年的成功經營經驗,攜其產品和品牌優勢氣勢洶洶而來,加速向國內市場進駐。而另一方面,中國本土電源企業和外資在華設廠相比,根本毫無優勢可言。因此,本土電源企業要振興民族品牌,必須不斷提高自身自主創新能力和管理能力,打造一支民族電源強勢精兵,捍衛本土電源市場。
從26日-27日舉辦的IIC 2009展會盛況來看,外企企業云集深圳,匯集了一批如Microsemi、NXP、NEC、安森美、韓國半導體、PI、ST、TOREX、凌力爾特、韓國半導體產業協會、IR等國際知名半導體廠商。就連一項低調行事的微軟也參與進來,期望多分一杯羹。與外資企業龐大的展覽陣容相比,國內的民族品牌展位則顯得有些蒼白,不過我們還是能看見本土企業的身影。壓力越大,越能促使人奮發拼搏。在外企強大的壓力面前,本土電源產業需自立自強才能把握眼前強大的內需市場,逆市而上,實現跨越。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9-3/200931917223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