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T資本市場將成為今年世界范圍內最炙手可熱和活躍的市場,這絕不是一句空談。
在即將出臺的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6000億投資進入中國IT市場后,依靠大型IT企業生存的中小型增值業務、信息支撐等IT企業將因龍頭企業和產業鏈提振而受益,投資機會升溫。同時,海外現金流充足投資和科技巨頭,將因“蛋糕”的吸引和規避風險的需要加速進入中國IT資本市場,長期以來在中國IT資本食物鏈中底層的“命運”或將改變,逐步走向活躍和上層。
從澳洲電訊3億美元并購中國SP公司可以看出,中國IT資本市場正在逐漸活躍起來,而到下半年,并購、投資、上市、入股等活動或將達到頂峰。
IT業厚積薄發,成“保八”關鍵
電子信息產業將迎來一個更快的增長速度,占GDP的比重在今后兩年時間內將增長2%左右,成為2009年“保八”的關鍵。
2008年1-11月,我國電子信息產業保持著16%的增長速度,產業大約占我國GDP份額的8.5%左右。近日,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工信部主導的電子信息產業初稿已經完稿,預計不久將出臺。在這份規劃中,明確提出了未來三年(2009年-2011年)使電子信息產業保持兩倍于GDP增速的增長速度。以這個增長速度來計算,IT行業在全國所有行業中對GDP的貢獻是位列前茅的。
事實證明,每一次經濟衰退,新技術都是引領經濟再次復蘇的關鍵因素。這也就難怪信息技術產業會被看好。移動電話行業的GSMA協會主席伊卓西莫夫表示,應該鼓勵移動電話行業發展,其原因之一在于移動電話使用率每提高10%,就會推動GDP增長1%。根據GSMA協會資料,如果全球的寬帶通訊使用率能夠提高到54%,那么全球每年GDP增長率將提高0.8%至1.2%。
同時,在這份產業振興規劃中,三年內對電子信息產業的投資將達到6000億元,在這6000億元的投資中,3G及其相關產業將是資金進入的重點。
千億投資釋放機會,刺激IT資本熱情
國內市場對IT業的投資熱情正在被重新激發。據工信部統計,截至2008年11月,我國IT產業中,規模以上的企業超過了16511家,這些企業大部分是技術密集型企業,對市場反映敏感,對技術、資金需求強。同時,規模以上的IT企業是我國科技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國家已經把該類企業作為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近期出臺的政策也使得該類企業的發展前景被更加看好。
實際上,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際IT資本支出下降,國內投資機構和基金對IT業的投資趨向謹慎,風險投資紛紛縮小資金規模、放緩了投資步伐。
但是現在,IT產業的資本熱情正在恢復。業內人士表示,龐大的振興規劃將釋放IT企業的活力,激發了包括創投基金在內的IT資本熱情。2月13日,北京市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目前已選定第二批合作伙伴,將和4家被選中的創業投資機構出資6.2億元,以股權投資的方式幫助創業期的中小企業渡過資金難關。據悉,第二批創投機構仍然重點投資高新技術、創新型的中小企業。
集成電路是我國IT發展最有潛力的行業之一,但上海集成電路行業協會有關人士表示,現在集成電路企業面臨的情況是資金缺乏。但是,集成電路在被列入6大支撐領域后,廣闊的發展潛力和國家資金的支持使得該領域成為最有潛力的領域之一。目前,一些投資基金和有實力的資本正在接觸該領域的龍頭企業,投資熱情顯而易見。
巨頭緊盯中國市場機會,資本運作或創雙贏
海外資本市場對中國IT資本市場的熱情也正在進一步升溫。一方面是由于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的即將出臺,將帶動中國IT市場的整體活躍,這給海外資本帶來了可觀的盈利預期;另一方面是在金融危機影響下的全球市場中,中國經濟可能將率先走出低谷,如果此時以投資、兼并、入股等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那中國市場將成為國外IT巨頭和投資機構最好的“避風港”。
實際上,盡管與其它行業一樣正在遭受經濟衰退的打擊,但高科技公司卻以擁有巨大的現金儲備而處于明顯的優勢地位。
據研究公司FactSetResearch的研究數字稱,在標準普爾500指數非金融類現金儲備超過100億美元的公司中,高科技公司占據56%。標準普爾500指數非金融類最富有的五大公司中,高科技公司就占了三個,分別是位于第二的思科、第四的蘋果和第五的微軟。其中,思科、蘋果、微軟、谷歌分別有295億、256億、207億、159億美元的現金流。SanfordBernstein分析師理查德•凱瑟認為,高科技公司由于自身發展的需要,喜歡用現金流來實施業務的收購,而這種收購正在加速。
中國IT市場良好的發展潛力使得巨頭更喜歡用入股、投資等方式進入中國市場,海外資本在中國市場的“積累”將增加其在中國IT資本食物鏈格局中的影響力。有一定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公司將受到在國家資金和海外資本的“青睞”,相信良好的市場潛力將會給企業與投資者一份雙贏的結果。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9-2/20092241792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