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行業要聞>>環境政策影響投資環境分量幾多正文

環境政策影響投資環境分量幾多

2008/8/7 10:22:05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從提出節能減排目標到今年的綠色奧運,從“京都議定書”到前不久召開的G8的高峰會,所有的話題都和環境領域有關。再看看清潔技術,從綠色食品到災后重建,從節能動力機車到碳減排,清潔技術已經展示了多樣性、豐富性和區域的差異性,大家是從各自比較熟悉的產業進入這個領域的,F已發現,清潔技術實際上真的不是一個產業,而是用一種更潔凈、更清新的概念來做所有的產業。在這樣一個觀念的引導之下,對風險投資和創業者帶來一個什么樣的機會和挑戰?哪些領域對我們的風險投資更具有吸引力?

  黃炎(鼎暉創投合伙人):鼎暉進入環境行業是從太陽能開始的,雖然很早就看上這個行業,但是真正進入這個行業是從2006年開始的。后來還投過一家硅原料的公司。賽維現在也在做目前全球最大的單體硅料廠。環境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里面有非常多的細分行業,僅從大的方面來說,有太陽能、風能、水、垃圾處理,而從行業形態、商業模式看相差非常大,但是這里面有個共同特征,就是政府的政策支持是非常關鍵的,因為這個行業市場化程度相對比較低,像太陽能,在歐美基本上是靠稅收補貼來推動的。風能行業目前相對來說是最接近于商業化一個產業。

  另外,廢水、廢棄、垃圾等處理都是提升成本的,所以,某種意義上講,是企業不愿意干的事情,要靠各級政府推動之下才能做。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最大的風險因素應該是政府的政策是否能持續?這也是我們行業分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另外,過去傳統上講投資有3點,投人、市場和商業模式。我想,還有一點很重要,除了政府的因素之外,還有一個相當高的技術門檻,在評估項目的時候,這是我們非常注重的一個因素。

  姚納新(聚光科技CEO):政府的政策對清潔能源有非常關鍵的作用。我們的美國同事也在關注有關的問題,諸如:能不能從技術上解決了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并能夠降到和美國電網里相近的程度。在美國,很少或者是沒有政府的政策影響下,能夠做到什么水平?即使在沒有政府政策的影響下,是不是也可以有很好的前景。我們在美國投資了一家太陽能薄膜電池,他們的成本基本上已經做到美國電網峰值0.25美元一度電,如果能夠實現低于電網里的價格,真正的商用就完全變得有可能,而且也不需要依靠政府的資助就能夠發展起來。

  袁文達( 紅點創業投資董事總經理):大家還是要搞清楚清潔能源真正的定義。在我們內部就有很多定義。我不知道真正準確的定義是什么?但我這樣看,以知識為基礎的產品或服務,能夠以最小的投入,占有最少的不可再生資源,從而獲得最大的產出,從性能和效能的改善上看,這就是清潔科技。那么什么不是清潔科技?有人說核能就不是清潔科技,因為占用的資源太大。從理論上來講,清潔煤也不是太清潔的。應該說,知識對行業的分類很重要的,對我們這些從IT領域過來的人,更是挑戰,現在KTB在美國做了很多工作,把一些組合基金投在生物工程里面很尖端的技術。半導體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特別是太陽能,在照明、發熱上都跟半導體材料有關,這些是我們非?春玫。還有跟制造技術有關的,比如說我們在國內投在像風能、電力、電子等,及相關一些關鍵部件,這是我們很熟悉的領域。

  實際上,很多技術早就發明了,現在就是把幾十年前在實驗室的東西拿出來,應用到現代制造技術。現在半導體的技術把以前很大的東西變得很小,帶來的機會是非常多的。所以,關注清潔科技,最大的驅動力是成本因素,比如,原油的價格,還有其他資源的價格上漲非常快,成本變化的趨勢才促使了清潔科技的發展。

  鐘曉林(凱鵬華盈創業投資董事總經理):實際上,真正的清潔技術相關的投資現在才剛剛開始。從我這幾年的經驗來看,VC在整個清潔能源的投資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投資有風險,清潔技術跟互聯網發展完全不一樣,因為它需要投資量和整個生態系統的支持。所以,投資要有選擇地去做。大家都知道,關于能源,一些人在做酒精,一些人開發太陽能,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這里盲目的成分還非常多。問題是這些人是不是都可以拿到政府補貼,是否有技術,是否可以持續去做。對我們來說,我們非常關注跟技術相關的、有可持續發展的項目,最好是一些可以在全世界通用的技術,去年我們投了凱撒生物,在行業中排第一位。我們有幸和其他的VC一起投資可降解、可重復利用的材料。

  記者:在政府補貼的背景之下,有很多成功的企業,但是,也有不少企業每年都能拿到政府幾十萬、幾百萬補貼,你們會不會投資這些實際上是躺在政府補貼上的企業?

  葉東(青云創投CEO):政府補貼,是一把雙刃劍。為什么在六七年前,大家不愿意投資環保這個領域?因為這個領域沒有展現出這樣一種商業模式,即脫離了補貼以后還可以像其他的TMT行業那樣可以持續發展,所以,以前就在一個問題上有困惑,我們叫政策驅動型,表現非常極端的,如太陽能企業、風能企業,如果沒有政府補貼,根本不可能存在,所以,它的電價除政府補貼以外,跟污染型的煤、油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論。前一段時間,德國政府降低補貼的時候,太陽能市場的股票就下跌。這很說明問題。

  其實,政府的作用不僅僅是補貼,實際上有比補貼更大的空間,就是政策。比如說節能領域,可用EMC的方式去做,根本不需要政府補貼。清潔技術領域里,補貼占有一部分,但不是全部,甚至1/3都占不到,大量的領域跟IT一樣,都有盈利的能力,只需要國家有政策規定,有節能減排的目標,企業就會采用這個模式去做。比如說還有脫硫的技術應用,政府在這方面就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實際上,制定政策重于補貼。

  周志雄(Keytone Ventures創始人及主管合伙人):影響這個行業很重要的因素還是政府,說到新能源,和傳統能源在成本上是沒法比的。否則,這個行業是沒有辦法生存的。所以,我們看這個行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看政府政策的走向。另外,要衡量一下,其實政府的政策支持,是不同程度的,比如,作為一個運營,需要的補貼是非常大的。還可換一種方式來支持,比如說通過稅,這是另一種形式的補貼,相對比較容易做的。我們希望能看到這樣的模式,一方面中國政府和各級企業,在未來幾年內做大規模投入,比如像環保、監測設備、處理、脫硫這些方面,這是一個方向;另外一方面,如果能以某種方式產生一種可持續性的服務,這個更值得探討,比如說像BOT某種形式上的服務,這方面政府也不需要出太牽強的政策就可以做到。

  周樹華(北極光創投合伙人):我們投的這些企業,基本上都有政府補貼,這對企業來說還是非常有幫助的。問題是,政府補貼是可持續的還是暫時的?以前我們看了很多生物柴油,最后決定不投了,因為我們發現政府很難在能源上長期持續地補貼,使這個企業一直能盈利。還有生物能源和其他能源的相比,這些年看還是非常小,很多因素會影響到政府補貼。但是,即使油價能下降,我們也相信,各國不敢放慢對可替代能源的研究速度,因為石油被用完是可期待的。在國外,如德國補貼占到40%左右。從未來來看,政府補貼的空間都非常大。

  另外,投資面臨一個很大的矛盾,大家都感覺做投資是在做一件正確的事情,但是不見得是一件盈利的事,而且有時候是相悖。新能源肯定比傳統能源要貴的,如果沒有政府政策上的影響,就不可能成功。清潔能源涉及到的資金量非常大,涉及到其他方式的資金形式,可能需要有銀行的貸款和政府的政策。我們非?粗卣叩淖呦。從過去的觀察來看,讓政府去補貼一個太陽能的項目是非常難的,但是,鼓勵節能的方式,或者使得效率能更高,促使一種機制產生的話,相對是容易的。作為VC不僅是要投資于清潔能源,更重要的是影響行業的走向。

  記者:作為清潔技術、環保類的企業,有沒有可能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擺脫對政府補貼的依賴,贏得自己的未來?

  周樹華(北極光創投合伙人):政府的作用太重要了。前段時間我和一個老知識分子聊天,他發出一段感慨,如果說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的話,那么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地球,他是說政府的作用體現在保護環境和節省資源上的,從政策調控上,政府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資本主義制度假設是一種過剩的經濟,什么東西都非常多,但事實上我們資源是非常緊缺的,地球是有限的。

  姚納新:其實清潔技術,總體來說現在分為兩大領域,一塊是新能源,最熱的是太陽能,第二塊是環保,涉及到兩個方面,在環保領域一是污染物的檢測;二是污染物的治理和回收。污染的狀態是需要被確定的,怎樣來確定?減排的指標怎么來實現?肯定要有一個量化的東西,就是靠污染物的檢測手段,我們提供的就是二氧化硫、COD等各種檢測手段。去年年初,從財政部到當時的環保總局強制各地安裝污染物的最新檢測儀器,因為現在環保排放的指標已經取代了 GDP,成為官員考核的一個硬指標。

  清潔技術包括新能源、環保雖然很熱門,但還剛剛開始,是朝陽產業,可以預見,新能源成本比傳統能源的成本還要低,當然還有太多的路要走,環保領域也是這樣的。西方國家在上個世紀60~70年代的時候,這方面的技術就已經成熟了,F在中國、印度等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出現的新的環保污染物的問題,比當時西方的國家更嚴重。比如,浙江省杭州這么漂亮,但是浙江省地表水90%是被污染的。所以,新一代監控系統就變得非常重要,所有的煙囪排放、污水排放,包括后面還有有機物排放,重金屬的排放、毒素的排放,有非常多的被污染物要被檢測。另外,我要講的是污染物的治理手段,目前國家最重視的是脫硫和污水,還有垃圾焚燒,但是,風險投資目前基本上不會去參與這些污染物治理,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固定的商業模式,也沒有非常好的技術,更沒有非常激動人心的成長空間,所以,風險投資參與比較少。對這個領域,政府太強勢,企業就不高興。實際上,治理上仍有很多技術需要繼續被開發,以取代現有的技術。企業家在這一方面可以去關注、發現、開發,跟蹤一些有突破性、創新性的技術,在中國的環保產業上推出一些技術,投入非常少、成本非常低,能夠達到非常好的效果?赡茉诓痪玫膶恚梢钥吹椒浅P碌募夹g,雖然取代成本非常高昂,但是不得不去采用這些技術。

  鐘曉林:中國促進節能減排現在被提到非常高的一個位置,但是,從投資家和企業家心態都要相對冷靜一點,不要把節能減排套上光環,這對大家都有好處,企業是一步步做出來的,投資是慢慢做才可以賺錢的,還是要呼吁一下,大家不要把PE(注:這里指市盈率)炒得太高了。

  記者:企業要搞環境保護就要投入錢,要企業買單就不愿意了。市場不成熟,導致技術本身不成熟,使得投資者的風險比較大,企業經營者的風險也比較大。如在水處理方面,怎么看待水處理的投資機會?

  葉東:作為基礎設施,水處理廠對風險投資并不具備很大的吸引力,因為第一,回報周期很長,第二,盈利比較低。但是,如果能夠整合成一個大型的水處理的集團公司,控有多家水處理廠,這樣可以把各個小的盈利帶到上游的公司當中,這是一種投資模式。只要有獨特的地域性,市場范圍大,無論是西部地區還是中部地區,都具有投資價值。說到清潔技術它不同于IT,第一,在知識產權方面,相對而言不像IT領域那樣重要。第二,也是最大的區別是,IT更多的是推出新技術創造市場,而清潔技術領域,是市場吸引技術,而這個技術,并不一定門檻很高。我一直說的清潔技術并不是一個產業,而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思維,能夠適應到各種行業。這也是青云創投的投資法則,一要節能,二要降耗,并能夠產生經濟預期。如果在軟件行業,能夠出現一個產品,控制汽車油量,這也屬于清潔技術,我們也會投資。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編輯:ronvy
  來源:《國際融資》 記者 賴斌
本文鏈接:環境政策影響投資環境分量幾多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8-8/20088710225.html
文章標簽: 環境政策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