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電池組全在線充放電設備BCLT-1000在電力通信48V蓄電池日常維護工作中的成功應用
蓄電池組全在線充放電設備BCLT-1000在電力通信48V蓄電池日常維護工作中的成功應用
蓄電池組全在線充放電設備BCLT-1000在電力通信48V蓄電池日常維護工作中的成功應用
產品:BCL-1000 蓄電池組全在線充放電設備
用戶:山東濟南超高壓局
應用:48V蓄電池日常維護
技術:發明專利技術,蓄電池“全在線”放電及充電,充分保證測試過程安全性
一、蓄電池維護的重要性
電力中心機房48V蓄電池,是通信網絡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通信電源是通信網絡的基礎,蓄電池又是整個通信電源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蓄電池歷來都是電源維護工作的重點與難點,據電力通信系統近來的事故分析發現,在電源設備導致的通信中斷事故中由蓄電池引發的事故占到了七成。由于蓄電池內在性能的復雜性及不可見性,到目前為止,除放電測試外,很難有一種方法能對蓄電池性能進行全面定性、定量的測試和維護。蓄電池,特別是通信機房的蓄電池引發的事故一旦發生,就會引起巨大損失!因此,各維護部門為確保通信網絡的順暢運行,紛紛加強了對通信機房48V蓄電池的維護,同時制定了詳實、嚴格的維護規程并要求:定期對蓄電池組進行核對性放電試驗和定期容量放電測試。
二、電力通信48V蓄電池維護現狀及普遍面臨以下難題
1、電力調度有相當多通信機房只配置1組48V蓄電池,采用離線放電測試時,一旦市電中斷,就會立即發生通信系統中斷的嚴重事故,存在極大安全隱患。
2、離線放電試驗后,電池組間直接存在巨大電壓差,并聯恢復時會產生火花,并聯恢復困難;
3、現有離線放電使用的工具——智能直流放電假負載,是以熱能形式來消耗電池組能量,放電試驗時會在中心機房里存在一個巨大熱源,是個安全隱患問題;
4、放電充電一個維護測試過程需要幾十個小時,勞動工作強度大,工作效率低;
5、有一定維護工作經驗的工程師,也會采用通過調整整流器輸出電壓進行在線放電,雖然測試簡單而且不存在并聯恢復困難、存在熱源等問題。但是這種方式放電深度不夠,達不到保持電池組活性目的,也達不到準確判斷單體電池剩余容量的目的,部分落后單體可能因放電深度不夠而被遺漏檢測,從而埋下安全隱患。
6、有一部分中心機房蓄電池所支撐系統負載很大,輕易不敢進行離線放電測試,主要擔心離線放電過程中,萬一發生市電中斷,備份電池組有可能無法獨立支持供電而導致通信系統中斷;
7、由于以上困難的存在,很多單位很少對中心機房蓄電池進行放電容量試驗,甚至不做放電試驗,這就給現網設備安全運行埋下巨大隱患。
為了徹底解決通信中心機房48V蓄電池組日常維護的以上諸多難題,臺灣群菱于2006年集中研發技術力量開發了一套“48V蓄電池組全在線充放電設備”,并通過了專家組的評審和驗收,目前在全國已有多個維護單位選用該設備對中心機房蓄電池組進行維護,使用情況良好。
三、成功應用案例
使用單位:山東濟南超高壓局調度通信中心機房
蓄電池:48V蓄電池日常維護測試—全在線放電和充電
維護儀表:BCLT-1000 蓄電池組全在線充放電設備
新技術:發明專利技術,蓄電池“全在線”放電及充電,完全保證測試過程安全
投資價值分析 :
1、安全價值: BCLT全在線放電功能,解決了中心機房蓄電池組維護工作難題,提高通信動力電源安全可靠性,大大降低通信事故,創造的長期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2、節省電池組投資成本價值: 解決電池組被提前報廢,避免投資浪費問題,可延長電池組使用壽命和更換周期,維護效益明顯呈現。
3、節能環保價值: 采用BCLT進行全在線測試維護時,讓蓄電池組直接對通信設備供電,機房內不會發生溫度升高,可節省電能,直接創造經濟效益。
四、蓄電池組全在線充放電設備的功能和特點:
1、蓄電池組全在線充放電設備,不是直流放電假負載、也不是充電機,它是一套智能控制和檢測系統。通過它的智能自動控制,可以讓并聯的兩組電池的一組實現在線放電和在線充電恢復,整個過程該被測電池組始終沒有脫離系統,而另一組電池在此過程中始終保持“在線浮充”狀態以備份。相比傳統的離線方式放電,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長放電過程中市電中斷后電池組的供電時間;
2、全在線放電,是讓被測電池組在線對通信設備實際負荷供電來達到放電目的,被測電池組的能量被充分利用,而不是以熱能形式消耗,因此機房里不存在高熱源,而且此方式相比傳統的離線放電方式,顯然要節能環保;
3、全在線放電,是讓并聯的電池組“逐組”進行在線放電,由于有另一組電池在線浮充備份,所以相比調整開關電源輸出的在線方式放電,全在線放電可以做到深度在線放電;
4、蓄電池組全在線充放電設備,在被測電池組放電到截止門限時,會自動轉入對被測電池組充電恢復程序,沒有傳統離線放電后并聯恢復產生火花問題;而且充電電流來自開關電源整流器,充電方式就是平時開關電源整流器對電池組的充電方式,比額外配置充電機要安全可靠。
5、蓄電池組全在線充放電設備在測試工作前后都無須調整開關電源整流器的輸出,另一組備份浮充電池也始終保持原有工作狀態,被測蓄電池組充放電過程中,其所在支路的電壓也始終與另一組備份浮充電池保持一致,因為全在線系統是個智能電子式控制器,隨著被測電池組電壓在放充電過程中下降和上升,全在線系統會自動實時保證升壓或降壓來補償。
6、蓄電池組全在線充放電設備與電池組的連接方式是:在被測蓄電池組正極采用無縫連接方式串聯進去,即使在連接過程中,被測蓄電池組也始終處于實時在線狀態。而且只是瞬間拆電池組正極,相對于離線放電還要拆卸電池組負極要安全得多;
7、蓄電池組全在線充放電設備是通過無線傳輸技術來監測放電和充電過程中每節單體電池的電壓變化,避免了復雜的接線;
8、針對部分通信機房實際負荷電流太小的情況,蓄電池組全在線充放電設備內置有50A直流放電模塊,讓被測蓄電池組全在線對通信設備供電,同時也以50A電流對BCLT-1000供電,這樣即可達到快速、安全測試;
9、蓄電池組全在線充放電設備可以采用直流供電,即直接利用被測電池組供電,也可以采用交流供電,非常方便現場應用;
10、蓄電池組全在線充放電設備的放電、充電程序都是設定后自動完成的,而且在所有動作完成以后,可以不用立即脫離系統,因為此時BCLT-1000全在線測試不會阻礙被測電池組與用電設備之間處于正常導通狀態。所以全在線測試可以大大降低維護人員的工作強度,并提高工作效率。
五、BCLT連接方式簡圖
六、BCLT主要電氣技術指標
特性 |
型號 | ||||
|
BCLT-1000 |
BCLT-2000 |
BCLT-3000 |
說明 | |
放電調節電流 |
0~ 100A |
0~ 200A |
0~ 300A |
分辨率 0.1A 精度 1A | |
充電調節電流 |
0~ 100A |
0~ 200A |
0~ 300A |
分辨率 0.1A 精度 1A | |
充放電總電壓 |
40~60V |
40~60V |
40~60V |
分辨率 10mV 精度 0.1V | |
充放電單體電壓 |
0.000V~16.00V |
0.000V~16.00V |
0.000V~16.00V |
分辨率1mV 精度 10mV | |
放電充電方式 |
全在線放電,全在線充電,高安全性 |
與系統無縫連接 | |||
充放電時間調節 |
0~99小時59分可設定 |
| |||
單體電池數 |
1~30節/組,可關閉單體電壓監測功能 |
| |||
單體電壓監測 |
采用無線傳輸技術,無線采集單體電壓,省卻繁瑣連線 |
| |||
冷卻方式 |
強制風冷式 |
| |||
放電負載 |
通信系統自身負載,節能環保,放電過程不發熱 |
| |||
顯示方式 |
中文LCD |
具背光功能 | |||
供應電源 |
AC:220V±15%或DC 40~60V |
||||
外型尺寸 |
W460㎜*H220㎜*D420㎜ |
W600㎜*H260㎜*D500㎜ |
W600㎜H310㎜*D530㎜ |
含腳座 | |
重量 |
15㎏ |
22㎏ |
30㎏ |
| |
搬運方式 |
雙手提把設計 |
雙手提把設計 |
雙手提把設計 |
| |
九、BCLT蓄電池全在線充放電設備部分用戶:。
山東濟南超高壓局、石家莊移動、邯鄲移動、邢臺移動、內蒙網通-----
十、免費服務項目: 任何標準型儀表都可以為終端用戶提供免費試用免費測試服務,根據用戶特殊現場需要我們免費提供量身定造設計服務,免費提供以下詳細資料:
1、 通信48V蓄電池日常維護測試解決方案
2、 UPS蓄電池在線監控解決方案
3、 通信48V蓄電池在線監控解決方案
4、 UPS電源日常維護測試解決方案
歡迎您來電索取詳細技術資料,希望我們所有的努力能為您的維護工作提供幫助!
維護觀念一:
在通信行業中,通常將蓄電池比喻為通信系統的心臟,各維護單位要從確保運行質量,生產安全和財產安全的角度來重視蓄電池的維護工作……有了這個觀念,購置蓄電池維護儀表不再是消費性的開支,而是一種對安全的長期投資。
維護觀念二:
只要所購置的蓄電池維護儀表能夠幫助找到一個故障隱患,避免一次供電中斷事故的發生,挽回一次系統中斷的嚴重損失及巨大影響,那么所有購置儀表的前期投資及成本都會在瞬間得到收回……
誠招代理商,歡迎OEM配套銷售
臺灣群菱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地 址:北京市朝陽區慈云寺一號院東區國際2號樓1502室
電 話:010-85912086/91/93/95/97 傳 真:010-85912068 郵 編:100025
手 機:013911618811 支持網站:蓄電池測試儀表網:http://www.innet.cc/ 蓄電池監控網http://www.bt1990.com/ UPS蓄電池充電機專區http://www.bct17.cn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8-6/2008620858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