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以及中科院化學所“引進杰出青年人才計劃”的支持下,化學所分子納米結構與納米技術院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成功研制出一種具有優異循環性能的高容量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金屬錫可以和Li形成高達Li4.4Sn的合金,具有很高的理論比容量(992mAh/g),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然而Li與Sn形成合金時,伴隨著巨大的體積膨脹,因此循環性能差,限制了其實際應用。最近,該課題組通過設計預留空腔的電極結構,提供了一種簡易的解決方案,成功地把Sn納米顆粒填充到彈性的碳空心球中,設計合成出具有特殊納微結構的Sn@C復合材料。該Sn@C納微復合結構中含有一定體積的空腔,使得嵌Li體積膨脹后的Li4.4Sn合金也可以被容納在C空心球中,從而消除了Li插入/脫出過程中產生的應力,極大地改善了電極材料的循環性能。電池測試結果表明,100次充放電循環后,該復合材料仍具有高達550mAh/g的比容量,為目前廣泛使用的石墨負極材料理論比容量(372mAh/g)的1.5倍,是一種很有前途的高容量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鋰離子電池是目前能量密度最高的綠色二次電池,已廣泛應用于筆記本電腦、手機、攝影機等消費電子產品。隨著無線信息通訊產品、數字娛樂產品、電動汽車、電動五金|工具等領域的高速發展,對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壽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開發出更高性能的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編輯:coco
編輯:coco
本文鏈接:國內研制出高容量優循環的鋰離子電池負極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8-4/200842395227.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8-4/200842395227.html
文章標簽: 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綠色二次電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