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氫氣排出純凈水 燃料電池"大巴士"有望亮相世博會
燃料電池這一綠色新能源不再是小轎車專利,也成了“大巴士”好友。近日從同濟大學傳出信息:該校與上汽集團等企業攜手研發的燃料電池公交客車已整裝待發,有望在2010年世博會核心展區與市民見面。
專家指出,將日新月異的綠色新能源技術應用于公交客車領域,已成為全球研發的重要目標。例如,以“蓄電池”原理運作的超級電容車已在本市11路公交線上全線應用。此次,研究小組嘗試的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具有“只吸氫氣不吃油,驅動全憑燃料電池”的化學反應,排出的只有“純凈水”等特點,被看作汽車產業未來發展方向,有望為上海充分利用現有零部件資源發展“綠色公交”辟出全新途徑。
燃料電池動力技術并不陌生。如今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燃料電池轎車,其動力系統最大輸出功率提高到88千瓦,最高時速增至近150公里。如何將這一較為成熟的技術“移植”到所需功率更大、運行環境更為復雜的公交客車上,成為攻關重點。
針對公交客車載客量大的特點,課題組創造性地提出了采用雙動力系統的燃料電池公交客車動力系統方案,簡單說來就是“做加法”———將兩臺燃料電池轎車上的動力系統通過機械裝置進行效能最大化耦合,共同驅動車輪。如今,新研發的燃料電池公交客車運行峰值功率180千瓦,最高時速達80公里,完全滿足市區行駛要求。考慮到公交車需頻繁靠站的特點,研究小組專門設計裝置,讓每一次制動時產生的能量,都能被回收循環利用。此外,空調、剎車等客車輔助系統也為新能源動力系統設計優化。2006年3月至今,同濟大學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與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上汽集團合作研發,已掌握這一動力系統及整車設計、研制、調試、試驗、試運行的關鍵技術和方法,并擁有了整套測試手段。
專家表示,這種尾氣零排放的“大巴士”要真正駛上城市街頭,成為市民日常代步工具,還需跨過產業化進程、加氫站網絡布點等“門檻”,有相當長一段路要走。
編輯:coco
來源:解放日報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8-3/20083251347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