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電信正在積極做好接收CDMA移動網絡的各項準備工作,電信各個部門都在為即將運營移動業務做好各項工作準備。為了能在今年11月推出中國電信自有品牌的服務和業務,2009年3月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出中國電信自有品牌的服務和業務,中國電信需要提前考慮新網元新功能在電信側的部署。同時為了保證原有CDMA用戶的已使用的業務的延續和用戶感知的不變,需要對原聯通C網專用和C/G共用劃分給電信的平臺進行平臺遷移。
動力環境監控系統是網絡運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應用計算機監控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基礎上,在現網環境下,如何順利接收C網基站動力環境監控系統,接收后和現有系統如何融合,對將來的建設如何規劃,是黑龍江電信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系統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聯通C/G網分離,C網劃歸電信;、傳輸資源及動力環境監控系統等基礎建設及配套設施的分配方案尚不明確。
黑龍江省電信分公司現有一套動力環境監控系統,對黑龍江電信全省范圍28個交換局動力環境進行監控。聯通C網現有兩套動力環境監控系統,一套對黑龍江聯通伊春、大興安嶺地區基站進行監控,另一套是對黑龍江聯通除伊春、大興安嶺地區外11個地市基站進行監控。
上述3套系統中,黑龍江聯通C網監控黑龍江11個地市基站的設備廠家已無研發及技術支持能力,該系統僅為本地網監控,沒有實現省網監控,且該系統設備接口為非標準接口,無法與其它設備廠家實現對接,因此需要對其覆蓋地區動力環境監控系統進行替換,同時對現網其它監控系統進行改造。
擬建規模及建設方案
動力環境集中監控管理系統應采用逐級匯接的三級網絡拓撲結構,由集中監控中心(CSC)、區域監控中心(LSC)和現場監控單元(FSU,監控設備)組成,如圖1所示。同時,本監控系統還應滿足與其它網管、綜合網管系統互聯的要求。
圖1 系統結構圖
隨著電信與聯通C網的重組,黑龍江電信現網的監控格局就變得較為復雜。首先,黑龍江電信有一套監控系統,監控規模為全省的28個交換局。其次,黑龍江聯通有兩套監控設備,且這兩套系統都沒有建設省級的監控中心(CSC),只在各自所在地市建設有監控中心(LSC)。此次重組,聯通將部分基站(C/G網共站基站)劃給了電信,怎樣快速有效地對這部分基站實現監控,當過渡期結束(即聯通將G網設備搬遷以后)這部分基站的監控又怎樣實現,面對電信全網復雜的監控格局(現有3個監控廠家而且個別廠家已淡出監控行業)又怎樣進行整合建設,是黑龍江電信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面對上述現狀,本文共歸納出如下3種切實可行的建設方案。
1.反拉終端方式
根據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運維部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移動網絡維護準備工作的通知》(中國電信運維[2008]57號)文件提供參考意見,“C網劃歸電信的基站站址(約44000個)的動力環境模塊逐步割接接入到電信現有的動環監控系統,C網新建的基站,隨工程同步接入電信現有的動環監控系統”,“C網劃歸聯通的G/C共用基站站址的動力環境集中監控采用聯通現有監控系統反拉終端的方式實現”。
根據黑龍江省的實際情況,所謂“采用聯通現有監控系統反拉終端的方式”就是在各地市從聯通的監控系統反拉一臺業務臺到電信的地市分公司,實現對C網基站的監控。
當過渡期結束,即聯通將G網設備搬遷后,各基站的監控數據將直接割接到電信的地市分公司監控中心。此時,反拉終端(遠程業務臺)的方式將被自動替代。
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可行性強、投資少、改造周期短、風險低、利于長遠規劃,缺點是過渡期依賴聯通的系統與網絡、維護較復雜。
2.B接口/C接口對接
該方案思路為新建基站接入新建動力環境監控系統,原有基站保留前端主采集設備,利用原有B接口與新建LSC對接或利用原有C接口與新建CSC對接。
此方案為原有監控系統廠家提供相關B/C接口協議,新建系統廠家根據該協議進行接口對接。利用兩個不同廠家設備接口協議對接的方案在其它省份已有應用,但不同廠家的設備對接難度有差異。
該方案的優點是改造后黑龍江電信的動力環境監控系統架構較清晰,可體現出動力環境監控系統的整體性,有利于維護部門對動力環境全網的監控。缺點是接口對接涉及到兩個監控廠家的配合,不可預見的東西較多,尤其在監控廠家已經淡出監控行業的前提下,對相應廠家提供接口協議的協調工作難度很大。此外,退出監控行業的設備廠家提供軟件及開發軟件的成本不受行業制約,可能會造成投資成本的增加。另外,在接口對接可以實現的情況下,接口對接的成本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
3.替換主采集設備
在聯通C網基站的動力環境監控系統分配方案可以得到確認的情況下,針對新建系統如何接入原有FSU的問題,可采用對原有FSU進行替換的方案。
替換方案可分為對基站動力環境監控設備整體替換和對原有主采集設備替換(傳感器等設備利舊)兩種方案。兩種替換方案沒有本質區別,只是投資有少量差別。
該方案優點為,可徹底解決黑龍江電信新建基站及原有C網基站動力環境監控系統建設問題,便于今后建設及維護,充分發揮動環監控系統的作用,規避對原系統改造帶來的安全及經濟方面的風險。缺點是投資大、建設周期長、原有資源浪費。
綜上所述,以上建設方案均受不同因素影響,也都存在相應的風險。在聯通動力環境系統的分配方案尚不明確的前提下,運營商盡量減少改造C網基站方面的投資建設,規避因產權問題帶來的風險,這樣才能不受C網、G網分離的大環境制約、推進建設進度。因此,通過反拉終端方式實現的監控方案是現階段可選擇的較佳的方案。
編輯:ronvy
來源:通信世界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8-11/2008114918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