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空白的高壓變頻器“節能”市場,猶如晴空拂上幾朵雨云。它早早被有實力的外國品牌覬覦已久,使得國產高壓變頻器企業不能有片刻喘息之機。中國高壓變頻器市場大雨即將傾盆!
經過對使用變頻器的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行業專家的“訪談”得知,未來10年將有0.7億千瓦的市場需求,高壓變頻器的潛在市場需求應在500-700億元人民幣之間。
據國家《電動機調速技術產業化途徑與對策的研究》報告披露,中國發電總量的66%消耗在電動機上。而中國目前電動機總裝機容量已超過4億kW,高壓電動機約占一半,高壓電動機中近70%拖動的負載是風機、泵類、壓縮機,其中一半適合調速,即有約7,000萬kW的高壓電動機處在浪費運行的狀態。因此開展對電動機節能技術的研究以及相應控制與保護裝置的研發、推廣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處境一:企業——布局本土化市場
具有研發能力和產業化規模的企業競爭程度愈加激烈,并加快了本土化的步伐。
諸如,利德華福9年來,實現了從0到1000臺套的銷售業績,2006年以來,已連續4年位居國內高壓變頻器市場銷售量第一;合康億盛研發我國第一大矢量控制四象限能量反饋型高壓變頻器,該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并已大量應用到礦井提升機上;三肯力達在20年的基礎上對高壓變頻器投入了開發,表示是無論如何都不會錯過面臨的機遇;九洲電氣一直以來在“布局”高壓變頻器市場,與羅克維爾的合作促進了技術的提升,對風電市場成竹在胸;明陽龍源高壓變頻器經過“涅磐”后已經有了風雨后的美麗,生產和銷售也有了喜人的成績。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特別顧問,機械工業經濟、技術管理的老領導、資深專家陸燕蓀明確指出,“發展高壓變頻器,將帶動相關制造業的發展,全面提升我國輸變電設備制造業的水平,提高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處境二:技術——IGBT、IGCT、SGCT唱主角
國內高壓變頻器的技術標準還有待規范。技術以前的高壓變頻器,由可控硅整流,可控硅逆變等器件構成,缺點很多,諧波大,對電網和電機都有影響。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些新型器件將改變這一現狀,如IGBT、IGCT、SGCT為主角,SCR、GTO將會談出市場。由它們構成的高壓變頻器,性能優異,可以實現PWM逆變,甚至是PWM整流。不僅具有諧波小,功率因數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冶金自動化研究院總工程師李崇堅指出:我國大功率交直交變頻器現在已經研制成功,1500千瓦的大功率交直交變頻器,并且已經運行成功。國產交交變頻技術已經成熟,并且形成規模,可以替代進口產品。
處境三:政策——節能商機特大利好
所有的政策幾乎只傳遞了一個信息——在特高壓節能建設中,國家保護支持國內本土高壓變頻器廠商。
電動機系統節能工程是國家發改委啟動的“十一五”國家十大重點節能工程之一,節能空間巨大。
針對目前的能源緊缺現象,有關能源專家認為,要讓節能真正成為“第五能源”,不能一味地花錢造電廠,更應該花錢研究和推廣節能新技術、新設備。就高壓變頻器的推廣使用來說,對于很多企業存在的怕麻煩、怕花錢、怕影響生產的顧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來解決,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作為輸變電行業變壓器中的一個重要的部件———變頻器,特別是高壓變頻器,可用于高電壓和大功率變壓器,其節能效應將更加明顯。市場空間巨大。2004年以前,國內高壓變頻器規模很小,國際主流供應商僅有西門子等幾家。2005年開始國內廠商市場份額越來越大,到2006年國內廠商已占據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增長速度較高。
處境四:品牌——箭在弦上爭商機
國內的一些品牌效應正在逐步形成,但與國外的西門子、ABB、三菱等知名品牌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國內廠商只有3-5家企業掌握核心技術并具有自主的研發能力和配套售后服務能力,主要包括利德華福、東方日立和智光電機等。日本公司進入中國早,目前市場占有率最高。歐美公司進來晚,但產品檔次高、容量大,價格昂貴。
國外各大品牌的產品正加緊占領國內市場。高壓變頻調速系統具備很高的技術門檻,國際的主流供應廠商僅有西門子、羅賓康、羅克韋爾(AB)及ABB等幾家,各大品牌箭已上弦,開弓在即!
結束語:
建設節約型社會是全人類的事業,高效地利用能源,是本世紀必須要解決的問題。關注高壓變頻器的發展狀況,就是關注節能事業的發展。相關高壓變頻器產品配套行業正朝著專業化,規;l展,社會分工將更加明顯。
高壓變頻的科技創新熱潮,正在中國的市場上高速推進。我們相信,以節能為契機,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企業通過自主創新其核心競爭力能得到極大的鍛煉。這種背景下,面對國內外的競爭,高壓變頻器企業將有更多話語權!
編輯:coco
來源:中華工控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8-1/200813155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