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泰爾實驗室專家近日向騰訊科技表示,我國首次自行制定的6項通信產品回收處理國家標準已經完成起草,進入審批流程。這6項國家標準分別是:《通信網絡設備的回收處理要求》、《通信終端設備的回收處理要求》、《通信記錄媒體的回收處理與再利用技術要求》、《通信用鋰電池的回收處理要求》、《通信用蓄電池的回收處理要求》、《廢棄通信產品回收處理設備技術要求》。
通信污染迫切要求標準出臺
據介紹,目前國內從事廢舊電子通信產品回收處理的正規企業屈指可數,并且大多依靠跨國公司的一些付費的委托處理業務來維持運轉。因為政策法規尚未出臺,所以國內的回收渠道匱乏,無法形成規模效應,從而導致成本高昂,難以產業化。此次的標準出臺,將有力支持相關回收處理的國家法規制定出臺,并明確規范回收處理企業的回收處理操作,促進電子通信產品的回收處理產業的健康發展。
2007年,我國手機用戶已經突破5億大關、我國的無線通信網、有線通信網規模都已經成為全球第一,中國的通信產品的生產和使用量都是世界第一。專家指出,隨著電信產業的發展,我國電信產品的報廢量也在不斷增加。近年來,我國的廢舊電子產品大量的原始處理、造成許多地方污染嚴重。在國際上回收處理方面也沒有相應的標準規范,因此該首批回收處理的國家標準的起草出臺,也將在國際上填補相應領域的空白。據起草單位泰爾實驗室的相關專家介紹,此次的標準起草過程中,征集了大量國內外通信產品制造企業、回收處理企業的意見,獲得了跨國公司和國內企業的廣泛認可,具有良好的操作性。標準將作為推薦性國家標準發布實施,其目的在于規范各類通信產品的回收處理過程,其中不僅規定了回收處理企業的職責和處理技術要求,同時對產品制造企業也規定了相應的要求和義務,可以促進可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減少環境污染,符合當前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執行后將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專家呼吁強制廠商回收通信垃圾
據介紹,目前國內從事廢舊電子通信產品回收處理的正規企業屈指可數,并且大多依靠跨國公司的一些付費的委托處理業務來維持運轉。因為政策法規尚未出臺,所以國內的回收渠道匱乏,無法形成規模效應,從而導致成本高昂,難以產業化。
在歐洲,強制執行的WEEE指令要求電子產品的制造商有回收處理廢棄產品的職責,在日本和韓國也頒布了類似的回收處理強制性法規。甚至在日本通過的管理辦法中,還規定了銷售廠商有義務向顧客宣傳產品回收信息。但是,目前在國內,通信產品的回收工作還相當有限,主要取決于通信企業的自覺性。
近兩年來,中國移動攜手摩托羅拉、諾基亞等手機生產商聯合發起“綠箱子環保計劃”,手機用戶可以通過約 1000 家中國移動自辦營業廳和摩托羅拉、諾基亞各約 150 家銷售中心、維修服務中心,投入已經廢棄的手機及各類配件,由中國移動、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方共同委托的專業公司進行無害化處理,并對其中部分成分進行回收再利用。
專家表示,類似于“綠箱子環保計劃”的做法有助于規范電子通信產品的回收工作,節能環保。目前國內也正在起草制定“循環經濟法”、“廢棄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等法規,今后將在這方面與國外一樣立法強制廠商承擔起類似義務。據泰爾實驗室環境保護試驗部主任蔣京鑫介紹,除此次已完成起草工作的六項回收處理國家標準外,在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的環境保護標準特設任務組內,還有大量相關國家標準在起草制定中,隨著這些標準的陸續報批發布,以及其支持的各法律法規的出臺,國內的電子垃圾處理問題將從源頭得到徹底解決。
編輯:coco
來源:騰訊科技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8-1/2008129151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