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行業要聞>>美學者發現新方法改善傳感器的靈敏度正文

美學者發現新方法改善傳感器的靈敏度

2008/1/18 9:16:32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傳感器制造商一直在透過反復試驗的工程創新方法來改善傳感器的靈敏度;但遺憾的是業界并沒有一個框架(framework)來總括所有的經驗法則,以做為新一代傳感器的設計方法。而來自美國普渡大學(PurdueUniversity)的工程師補足了這個遺憾,為設計傳感器提供了新的途徑。

    普渡大學電子電機教授AshrafAlam表示,他與其博士研究生PradeepNair已經采取一種系統化方法(systematicway)將各種設計法則整合在一起,因此他們已擁有一個具一致性的框架來對改善傳感器的設計。為了測試他們的傳感器設計法則,他們著手研究哪一種奈米級傳感器設計,對于透過目標分子(targetmolecule)進行感測的應用最適合。

    研究人員過去就已經發現,當感測個別分子時(例如煙霧探測器或生物、化學探測器),感測組件越小越好,但其原因一直未被證實地認為,是與目標分子的擴散情況會限制傳感器運作速度有關。

    而Alam和Nair宣稱已為以上的理論得到了證實。首先,他們比較了傳統的平面傳感器(planarsensor)組件與圓柱形單奈米管傳感器(cylindricalsingle-nanotubesensor)組件,結果顯示較小的圓柱形傳感器的靈敏度至少高100倍,這足以證明越小越好的理論。

    不過雖然圓柱形奈米級傳感器的靈敏度較高,卻難以制造,有些傳感器設計人員使用奈米復合材料(又稱為nanonet)感應元素,使用多個圓柱形奈米管或者奈米線,組成奈米線叢。但Alam卻指出這類傳感器并不會優于單奈米線傳感器。

    目前,研究人員正使用他們的模型,來建構能夠使用電子式方法檢測DNA序列的傳感器,使基因定序(genomesequencing)工作能更容易透過自動化的方式進行。目前的基因定序是透過分子化學探測的方法執行,速度慢且程序繁瑣。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編輯:coco
本文鏈接:美學者發現新方法改善傳感器的靈敏度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8-1/200811891632.html
文章標簽: 傳感器/靈敏度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