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九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宣布研制多年的“鐵電池”技術將進入商用領域。
據北京新材料發展中心TIC辦公室主任聶昕介紹,比亞迪在國內并非一枝獨秀,目前浙江萬向動力電池開發有限公司、北大先行技術有限公司、恒正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天津斯特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都擁有比較成熟“鐵電池”技術,并且這些公司在今年都進入了批量生產的階段,未來有望成為筆記本電腦、電動玩具、電動工具的能源替代品。
顯現安全、環保、便宜優勢
一些媒體錯誤描述“鐵電池”為鐵與硅材料制造的新型電池,更有甚者認為目前國內只有比亞迪一家在生產。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說,其實,比亞迪所推出的“鐵電池”是磷酸鐵鋰電池,屬于鋰離子電池的一種。磷酸鐵鋰作為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在過去的兩年中有了很大的發展,眾多新興企業投入巨資欲打造動力電池產業基地。
劉彥龍介紹,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有很多種,主要有鈷酸鋰、錳酸鋰、鎳酸鋰、三元材料、磷酸鐵鋰等。其中鈷酸鋰是目前絕大多數鋰離子電池使用的正極材料,而其他正極材料由于多種原因,目前在市場上還沒有大量生產。
從材料的原理上講,磷酸鐵鋰也是一種嵌入/脫嵌過程,這一原理與鈷酸鋰,錳酸鋰完全相同。磷酸鐵鋰電池的優點在于,安全、價格便宜、環保。
首先,磷酸鐵鋰的安全性能是目前所有的材料中最好的。它和其他磷酸鹽的安全性能也基本一樣,用磷酸鐵鋰做電池,不用擔心爆炸問題。
其次,穩定性高,高溫充電的容量穩定性好,儲存性能好。這點是最大的優點,在所有知道的材料中也是最好的。
此外,整個生產過程清潔無毒。所有原料都無毒。并且磷酸鹽采用磷酸源和鋰源以及鐵源為材料,這些材料都十分便宜。
北大化學學院周恒輝博士介紹,北大先行技術有限公司已經具備較為成熟磷酸鐵鋰技術。但使技術產業化還需要更多努力,畢竟該技術最近兩年才發展起來,各方面研究還需要繼續深入。
多家企業正在推行
伴隨著磷酸鐵鋰做電池技術的成熟,該技術正在被企業推向市場。
07年3月,北京大學與北大先行科技產業有限公司聯合申報的“磷酸鐵鋰產業化技術”經北京市政府批準進入“北京新材料工程中心”首批入選項目。10月25日,北京趙鳳桐副市長親自為“磷酸鐵鋰產業化基地”授牌。項目由政府資助金額180萬元,將形成具自主知識產權的“能量型”和“功率型”兩大產品規格系列及300噸/年的生產線,建設周期為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
上月,天津斯特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國際上少數幾家專業生產磷酸鹽系列鋰電正極材料的公司之一。該公司年產量達到500噸,并計劃在未來兩年內達到年產2000噸的規模。
事實上,幾年前美國Valence(威能)公司和A123(高博)公司,就已在國內(江蘇)有材料生產企業生產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然后采用委托其他電池公司代工生產電池出口。
國內目前已經有很多公司在做測試、研究。北京中輝振宇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山西力之源電池材料有限公司、東莞市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都在嘗試批量生產。
2008年磷酸鐵鋰材料的作為新能源動力電池能否隨著多家生產企業的商業運作乘風破浪,實現真正推向市場,讓人更加期待。
期待技術變商品
北大化學學院周恒輝博士指出,隨著技術的成熟鋰電池將會有更好地發展。但是要想完全市場化存在一些現實問題,比如政府在環保方面的支持,消費者的認同。此外,還有充電設備的建設。在國外有很多生產廠家都在研究動力電池,但也都是處于批量生產階段。
周恒輝還認為,磷酸鐵鋰目前只能在動力電池領域發展。由于現在磷酸鐵鋰最主要的問題是容量偏低,從容量上看磷酸鐵鋰沒有前途,在特定的電池領域使用較有優勢,但在手機、電子產品上的小容量的電池將很難發展起來。一家手機制造商表示,目前正在嘗試使用磷酸鐵鋰電池,但就目前的效果看還不是很好,待機時間過短是最大問題,該技術在小型容量電池的應用還處于實驗階段。
雖然發展范圍有所限制,但比亞迪將“鐵電池”推出,大膽地嘗試了將技術轉化為產品。將自己的電池放入自產的汽車中,顯然這種商業運作模式比起專門生產電池的制造企業“鐵電池”將更有用武之地。
編輯:coco
來源:慧聰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8-1/20081171028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