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是通信業的“生命線”,這是通信業內人士通過無數實踐得出的結論。為確保電源設備正常運行,中國鐵通青海分公司(簡稱青海鐵通)格爾木鐵道通信中心電源室的3名員工在工長韓培宙的領導下,學業務、提技能、練精兵、保安全,取得了格爾木鐵道通信中心電源室自青海鐵通自成立以來連續7年安全生產無事故的好成績。
格爾木鐵道通信中心電源室
青海鐵通格爾木通信中心電源室,負責著格爾木通信中心管內所有電源設備的維護、監測工作,同時他們還負責格爾木分公司所有機房電源設備的維護和監控,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特別是青藏鐵路格拉段全線通車運營后,格爾木通信中心格拉段設備供電量已超過原有供電量,新增電源設備是原有電源設備的一倍,工作量也增加了一倍,但工作人員依然是原有人員。為了確保電源設備運行正常,工長韓培宙帶領兩名工友,加班加點,精檢細修,從不放過任何一個在維護工作中發現的設備缺點。2007年4月16日凌晨3:00工長韓培宙在進行監控巡視時,發現管內博愛機房供電告警,(博愛機房是格爾木分公司管內第二大機房,它支持著分公司二分之一公網用戶的通信),他立即向調度進行了匯報,并在第一時間趕到博愛機房,對蓄電池電壓進行實時監測,同時他積極與相關供電部門取得聯系,詢問停電時間,對方回答可能要停電15小時以上。連續停電15小時僅靠蓄電池供電,根本無法保證通信設備正常運行,如不能在3小時內進行交流供電,不但機房內的通信設備無法正常運行,也會導致蓄電池損壞。韓培宙及時將這一情況向中心調度進行了匯報,同時通知工區張如霖,王玉生兩名同志,迅速趕到工區,整理設備,4:50分發電機送到博愛機房,進行發電,5:20分發電機交流電接入博愛機房,為確保給博愛機房通信設備正常供電,工區兩名員工,堅守在現場。4月17日凌晨1:10分供電部門才開始供電。電源室三名員工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戰勝外界的重重困難,確保了博愛機房設備的正常運行,維護了鐵通多年在用戶心目中樹立起的良好形象。工作中他們從不畏苦懼難,為了掌握電源設備的性能,三3名員工多次自己動手進行設備安裝,整治施工。保證了設備質量。
青藏鐵路格拉段開工建設后,電源室的工作非常繁忙。青藏鐵路格拉段沿線通信機房幾乎全部實現無人職守,這就要求監控系統必須高效運轉,青藏鐵路格拉段電源監控系統要求維護人員要有一定的計算機基礎,可電源室的3名員工都是1983年參加工作的老職工,用他們的話來講:計算機那是“天書”,但保證青藏鐵路格拉段通信電源設備正常運行是壓倒一切的工作。王玉生主動率先自學,他從計算機的最基礎知識學起,一有時間就向工友請教,同時他還做了大量的學習筆記,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4年的自學,他已基本掌握了相關的計算機知識,完全能夠勝任本職工作業務技能的需要。為使班組整體業務素質的提高,他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其他工友。自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格拉段正式通車以來,電源室出色地完成了青藏鐵路格拉段電源設備監控的維護工作。受到上級領導的表揚。
自中國鐵通青海分公司成立近7年來,電源室的3名員工沒有因為自己的私事耽誤1次工作。工長韓培宙愛人生病3年,一直在外地就醫,他沒有因此而影響過工作;張如霖和王玉生為了不影響工作,只能把孩子送到外地由父母照看。有人計算過,多年來電源室的3名員工,放棄休息時間、加班加點達三千多小時。這就是格爾木通信中心3名普通員工,一個普通的班組,也正是這樣一個個普普普通通員工組成的一個個普通的班組,架起了護衛青藏鐵路通信的橋梁和彩虹,托起了中國鐵通青海分公司輝煌的明天。
編輯:ronvy
來源:青海新聞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8-1/200811091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