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8日召開的CCBN主題報告會上,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明確指出了本年度廣電系統除安全播出、村村通等任務之外的兩個工作重點:“一手抓數字化轉換,一手抓新媒體開發”。
“數字化轉換”在張海濤的報告中是分為了數字高清、有線電視、地面無線、臺內網絡化四個方面去說明的。而他在論及“新媒體開發”時提出,對于廣播方式的新媒體,廣電要“積極引導”,對于通信方式的新媒體,廣電要“積極服務”。他對新媒體的論述,主要放在了基于廣播方式的移動多媒體上,并著重闡釋了交通工具上的新媒體空間,而網絡電視、手機電視,IP電視等在報告中只有數語提及。
進程之一 數字高清漸行漸近
在此方面,主題報告會公布了一大新聞:在現有的3套有線高清電視之外,今年10月中央電視臺將在北京試驗播出地面高清電視。
進程之二 有線電視穩步升級
作為張海濤論及“數字化轉換”的第二項內容,有線電視數字化的中心議題一是數字轉換,一是網絡改造。
在數字轉換過程中,張海濤特意提到要“通過數字化促進網絡整合”,為此,要“加快有線網絡機構的企業化改制,建立完善網絡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
與數字轉換并行的一個議題是網絡改造,張海濤在報告中要求“加快有線電視光纖化、雙向化改造步伐,加大新業務新服務的開發力度,逐步實現雙向、交互、多功能、多業務,全面提升有線電視網絡技術水平和業務承載能力”。對此,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司司長王效杰在主題報告會上作了進一步解釋。她透露,國家很快就要發布《有線電視網雙向化改造指導意見》,指導意見主要有兩部分,一個是基礎傳輸網絡改造;另一個是用戶接入改造。
進程之三 后整轉主攻TV2.0
國家廣電總局副總工程師杜百川強調了高端用戶的重要性,他在CCBN2007第四屆數字技術創新論壇上講到,“目前看來,高清機頂盒的收入占整體轉換收入的大部分,F在很明確,數字電視要盈利,就要盯著先富起來的人,這部分人是收入的主要來源。要采用和以前完全不同的經營模式!迸c“后整轉時代”一樣,TV2.0也是一個體現了未來電視運營走向的概念。它所強調的就是參與和互動,這和互聯網發展過程中的情景一樣。TV2.0與傳統的單向廣播式電視收看方式不同,它是一個全員參與的全新電視消費時代,既包含了如觀眾與電視欄目互動這樣的內容層面的變革,也包含了觀眾對電視節目時間和空間的自由選擇這樣的技術層面的變革,變“看電視”為“用電視”。
進程之四 新電視從“看”到“用”
電視機發展的趨勢,如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的那樣,是將用戶從“看”電視改變成“用”電視,讓人們通過電視機做很多具有實際意義的事情,比如通過遙控器進行刷卡購物、繳納水電費等。而在這個過程中,正如鼎視數字電視傳媒公司總經理蔡恒平所說的那樣,機頂盒將成為未來中國數字電視家庭的“網關”,不管是網上購物,交水費、電費都可以通過它進行。
因此,也不難理解本次展會上出現的機頂盒廠商云集的局面(數字電視發展拉動機頂盒用開關電源市場起跳)。他們為展會提供了許多新穎感和趣味性,也擴大了人們對電視使用的想像空間。
進程之五 地面數字電視輪廓已明
地面數字電視國家標準將于今年8月1日正式實施,但實現地面數字電視廣播是一個系統工程,仍受制于諸多條件,需要與廣電之外諸多部門進行協調、配合。
對于這些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的準備工作,王效杰和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司副司長曾慶軍分別在主題報告會和“數字電視中國峰會”上作了四點說明:
首先,開展地面數字廣播還需要制定配套標準17項,目前正在制定中。
第二,需要確定應用模式和技術參數,我國將會在33種模式里面要選出3~4種模式。
第三,相關設備需產業化。為此,國家發改委擬建立數字電視工程中心,加快產業化進程,并指定相關部門對產品進行測試。
第四,須對頻率使用進行規劃。
據曾慶軍透露,國家廣電總局已經在北京、四川、廣東、山東、深圳等五個地區進行地面數字電視的技術試驗。
進程之六 臺內網絡化實質推進
網絡化是今年的重心,以實現“臺內節目采編、存儲、制作、傳輸、播出等環節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在此過程中,要“加強內容資源管理系統建設,從過去的以存儲為目的,轉變為開發應用多種業務”,以滿足多種播出平臺和多種接收終端的不同需求,適應數字網絡融合發展的新趨勢。
進程之七 移動多媒體期待奔跑
在提及“三網融合”的大環境時,張海濤在主題報告中有兩個提法值得注意。一是“三網融合不是三網合一,而是每一張網上都能跑視頻、跑音頻,承載更多業務”;二是廣電在對待三網融合的方略上,應該“積極穩妥推進”,他還要求各級廣電部門要樹立“融合開放競爭合作的理念”。
編輯:Ronvy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7-4/2007425940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