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農村一直存在一種奇怪的現象:有路燈卻不點,路燈成了擺設。原因是農村安裝路燈要由農民出錢,安裝以后還要農民負擔電費,因此不少早已安裝了路燈的村莊,也只能在過節時點亮幾天,平時到了夜晚仍是一片漆黑。
2006年,北京市安排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兩億元,在近400個村和33條鄉村旅游道路安裝了三萬盞新型太陽能燈。按京郊近4000個村每年用電1000 萬度、每度電按照居民生活用電0.47元計算,一年可為農民節省電費470萬元。如今,京郊不僅農民住房暖起來了,農村街道也亮起來了,不再夜間出行"伸手不見五指"。
懷柔區雁棲鎮的"虹鱒魚一條溝"是北京有名的民俗旅游區,雖然具備接待能力的民俗旅游農戶上百家,但是由于夜間室外有燈無光,游客大都不愿在這里過夜,通常是吃頓飯就走。去年,懷柔區重點投入數百萬元普及包括沼氣、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的應用,在19.5公里長的"虹鱒魚一條溝"路旁安裝了700盞太陽能燈,村民不花一分錢。昔日"漆黑"的一條溝變成了現在風韻獨具的"雁棲不夜谷"。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編輯:Ronvy
編輯:Ronvy
本文鏈接:北京市兩億專項資金三萬太陽能燈推進新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7-4/2007412135027.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7-4/2007412135027.html
文章標簽: 太陽能照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