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審核階段的中國半導體產業新政策,雖然早成業內人士的關注焦點,但部分半導體企業卻并未現出更多期待。相反,它們甚至有些抱怨。
“說實話,我們擔心新政策出來還是一根雞肋。拿‘18號文’(《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的優惠措施,我們只能看,根本就沒辦法享受,大部分優惠都讓半導體生產企業享受了。”上海一家半導體設計企業市場部經理有些不滿地對《第一財經日報》說。
設計企業被忽視了?
“18號文”中有關“集成電路產業政策”的條款共12條。其中最為注目的是第41、44條、47條。41條規定了半導體企業增值稅即征即退(最初為實際稅負超過6%的部分)的政策,后兩條則規定半導體生產企業進口設備與原材料時,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在業內人士眼中,上述政策直接奠定了“18號文”在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史中的特殊地位。過去6年,中國半導體產業以遠高于全球的速度快速增長。
“但是,這基本上是對生產型企業定做的條款,設計企業實際運營中享受不到,”上述人士說,
國內目前芯片設計企業規模很小,前10名營收和還不如全球第10名企業。而且,由于以低端設計為主,產品附加值無法提升,大部分企業都沒有超出3%的實際稅負,因此,對于半導體設計企業來說,“18號文”的效應并不大。他補充說,44條、47條由于跟企業購買設備有關,對于設計企業來說也是基本沒有關系。
該人士說,按照“18號文”的政策,公司沒有實現實際銷售,沒有享受到實際優惠。
TD-SCDMA標準中國射頻芯片研發承擔方——鼎芯半導體有著類似尷尬。該公司行政副總裁鄭駿表示,“18號文”后,國家隨即推出了專項基金政策(即《集成電路產業研究與開發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但鼎芯并沒獲得資金支持。
信產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副主任、中國集成電路IP產業戰略聯盟主席邱善勤上周對《第一財經日報》說,目前專項基金只適用于那些納稅企業。
“設計企業贏利很難,希望新政策不要拘泥于納稅等條件,對這些核心環節區別對待,給予特定支持,不能完全與制造企業適用同樣的條款!编嶒E表示。
上海一家代工企業發言人也有抱怨。他透露,由于公司產能小,且代工產品基本上屬低端,相對設備等投資額,增值稅優惠并不明顯。
一位咨詢人士說,此前的“18號文”對外資企業效應更大,因為它們基本上只是工廠。
融資渠道
除稅收外,創造良好的融資渠道則是半導體企業對新政策的另一迫切期待。
就融資渠道而言,半導體行業與其他行業并無差異,但由于該產業資本密集且風險很高,因此,國內銀行、私募基金等方面極為謹慎。
而且,面對制造與設計企業,銀行貸款還“區別”對待。相對動輒幾億、十幾億美元的制造企業,設計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根本無法匹敵,缺乏抵押的籌碼,很難獲得銀行貸款。
“我覺得,企業核心技術等無形資產的價值應該得到合理的評估,否則對設計企業實在不公平!编嶒E說。
境外公開IPO自然是半導體企業融資的重要選擇。但是,由于大陸半導體企業的全球影響力不如美國、韓國、中國臺灣等地的企業,因此,無論赴美上市,還是掛牌中國香港,融資額度以及后續股市效應都相對較小。此外,由于薩班斯法案的實施,赴美上市的成本遠比以往更大。因此,盡管中芯國際、中星微、珠海炬力等已成功登陸,但總體看來,這一風光的渠道仍還是國內許多半導體企業的一顆酸葡萄。
中國資本市場的火熱開始將半導體企業的目光拉回本土。但是,目前主板上市的條件之一,即連續三年贏利的條件,足以將大多數企業暫時關在門外。以制造企業為例,即使是中芯國際,雖然2004年獲得贏利,但是目前它也只有上海8英寸工廠連續兩年贏利。
鼎芯CEO陳凱前不久對記者說,如果上市,公司不會忽視本土資本市場。但他表示,至少目前公司還達不到上述標準。
新政策重點關注產業難題
上海集成電路行業協會秘書長蔣守雷坦承,上述情況確屬實際問題,尤其是增值稅環節,許多企業實際受惠力度并不大。他透露,新政策將會有針對性地給予對待。
而該協會副秘書長薛自教授上周對記者說,新政策將比原18號文件覆蓋更寬、更廣,原文件中的各種條例,除增值稅細則取消外,其他仍將延續。而且,新政策中,融資與人才培養將備受業界矚目。此外,他補充說,新政策還強調了裝備與材料的價值,這是以往沒有的。
中芯國際投資者關系部處長喻寧透露說,據他了解,新政策中,創業板融資平臺功能有望被強化,而且,設計企業的擔憂有望化解,因為,無形資產的評估可以由投資方來定。“另外,隨著兩稅合并,國內半導體企業也將獲得部分正面的效應!
“說實話,我們擔心新政策出來還是一根雞肋。拿‘18號文’(《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的優惠措施,我們只能看,根本就沒辦法享受,大部分優惠都讓半導體生產企業享受了。”上海一家半導體設計企業市場部經理有些不滿地對《第一財經日報》說。
設計企業被忽視了?
“18號文”中有關“集成電路產業政策”的條款共12條。其中最為注目的是第41、44條、47條。41條規定了半導體企業增值稅即征即退(最初為實際稅負超過6%的部分)的政策,后兩條則規定半導體生產企業進口設備與原材料時,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在業內人士眼中,上述政策直接奠定了“18號文”在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史中的特殊地位。過去6年,中國半導體產業以遠高于全球的速度快速增長。
“但是,這基本上是對生產型企業定做的條款,設計企業實際運營中享受不到,”上述人士說,
國內目前芯片設計企業規模很小,前10名營收和還不如全球第10名企業。而且,由于以低端設計為主,產品附加值無法提升,大部分企業都沒有超出3%的實際稅負,因此,對于半導體設計企業來說,“18號文”的效應并不大。他補充說,44條、47條由于跟企業購買設備有關,對于設計企業來說也是基本沒有關系。
該人士說,按照“18號文”的政策,公司沒有實現實際銷售,沒有享受到實際優惠。
TD-SCDMA標準中國射頻芯片研發承擔方——鼎芯半導體有著類似尷尬。該公司行政副總裁鄭駿表示,“18號文”后,國家隨即推出了專項基金政策(即《集成電路產業研究與開發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但鼎芯并沒獲得資金支持。
信產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副主任、中國集成電路IP產業戰略聯盟主席邱善勤上周對《第一財經日報》說,目前專項基金只適用于那些納稅企業。
“設計企業贏利很難,希望新政策不要拘泥于納稅等條件,對這些核心環節區別對待,給予特定支持,不能完全與制造企業適用同樣的條款!编嶒E表示。
上海一家代工企業發言人也有抱怨。他透露,由于公司產能小,且代工產品基本上屬低端,相對設備等投資額,增值稅優惠并不明顯。
一位咨詢人士說,此前的“18號文”對外資企業效應更大,因為它們基本上只是工廠。
融資渠道
除稅收外,創造良好的融資渠道則是半導體企業對新政策的另一迫切期待。
就融資渠道而言,半導體行業與其他行業并無差異,但由于該產業資本密集且風險很高,因此,國內銀行、私募基金等方面極為謹慎。
而且,面對制造與設計企業,銀行貸款還“區別”對待。相對動輒幾億、十幾億美元的制造企業,設計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根本無法匹敵,缺乏抵押的籌碼,很難獲得銀行貸款。
“我覺得,企業核心技術等無形資產的價值應該得到合理的評估,否則對設計企業實在不公平!编嶒E說。
境外公開IPO自然是半導體企業融資的重要選擇。但是,由于大陸半導體企業的全球影響力不如美國、韓國、中國臺灣等地的企業,因此,無論赴美上市,還是掛牌中國香港,融資額度以及后續股市效應都相對較小。此外,由于薩班斯法案的實施,赴美上市的成本遠比以往更大。因此,盡管中芯國際、中星微、珠海炬力等已成功登陸,但總體看來,這一風光的渠道仍還是國內許多半導體企業的一顆酸葡萄。
中國資本市場的火熱開始將半導體企業的目光拉回本土。但是,目前主板上市的條件之一,即連續三年贏利的條件,足以將大多數企業暫時關在門外。以制造企業為例,即使是中芯國際,雖然2004年獲得贏利,但是目前它也只有上海8英寸工廠連續兩年贏利。
鼎芯CEO陳凱前不久對記者說,如果上市,公司不會忽視本土資本市場。但他表示,至少目前公司還達不到上述標準。
新政策重點關注產業難題
上海集成電路行業協會秘書長蔣守雷坦承,上述情況確屬實際問題,尤其是增值稅環節,許多企業實際受惠力度并不大。他透露,新政策將會有針對性地給予對待。
而該協會副秘書長薛自教授上周對記者說,新政策將比原18號文件覆蓋更寬、更廣,原文件中的各種條例,除增值稅細則取消外,其他仍將延續。而且,新政策中,融資與人才培養將備受業界矚目。此外,他補充說,新政策還強調了裝備與材料的價值,這是以往沒有的。
中芯國際投資者關系部處長喻寧透露說,據他了解,新政策中,創業板融資平臺功能有望被強化,而且,設計企業的擔憂有望化解,因為,無形資產的評估可以由投資方來定。“另外,隨著兩稅合并,國內半導體企業也將獲得部分正面的效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編輯:SEp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編輯:SEp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本文鏈接:半導體新政忽視設計企業或成雞肋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7-2/200725994.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7-2/200725994.html
文章標簽: 半導體

